第一百三十六章 阮家兄弟(第1/3頁)
章節報錯
大佬飛了出去,宿主們還在繼續開會。
拓拔野接著說道:“我們除了製作一部動漫,還計劃完成一部動畫短片,但需要至少三個月時間。”
喬蚩尤點點頭,他們兩個在製作完《十二生肖傳說》後就會各帶一組,但這只是“動漫部”,公司還有一個“動畫部”。
“動漫部”負責製作動漫,“動畫部”負責製作動畫電影,拓拔野說得那部動畫短片,便是“動畫部”的首部作品,他們選擇了獲得過第73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父與女》。
這部2001年誕生的動畫短片充滿了過度的哲學和寓意,拿到這個年代能看懂的人會更少,但正因為如此,很適合拿去參加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評選。
他們兩個有信心,即便換了年代和製作人,無法在這個位面獲獎,但至少能入圍最終提名名單,這就足夠“中原動漫”打響名頭了。
“動畫部”現在才剛剛成立,兩人完成第一部動漫後,就會抽調七八名精英進入動畫部,再加上他們兩個,準備用上三個月時間完成這部作品。
“動畫部”與“動漫部”不同,短期內都會是兩個人合力製作,兩三年後才會像“動漫部”一樣分成兩組。
眾人當然沒有異議,他們不懂動漫,也不懂動畫,只能讓這兩個人自己折騰了。
這場會議主要就是討論和交流電視臺,中原影業,還有中原動漫的下一階段發展,他們生意方面的事情,當然由他們自己處理。
另一邊,大佬已經到了昂船洲上的開放式難民營……
越南人逃港,這是一個困擾了香港長達25年的問題,自1975年代至2000年代間,香港接收越南難民高達二十餘萬人。
這些難民九成以上來自南越,自從美軍撤出後,南越政權沒多久便宣告投降,不少人對共產政權感到恐懼,紛紛逃亡。
首批進入香港的難民為數三千餘人,他們於1975年隨丹麥註冊貨輪“長春號”抵港,正好當日英女皇對港展開首日訪問,難民全數獲得收容,從此揭開了越南難民逃港的開始。
70年代早期逃港的全都是南越人,其中半數為越南華裔。
越南新政府這會正進行企業國有化,強行剝奪在越南的華人財產,並從政治、經濟上大舉迫害華人華僑。
這兩年有數以十萬計的華僑為逃避迫害,被迫開始了亡命之旅,不少人葬身大海,無數慘劇使得舉世震驚!
不過東南亞、南亞的華人被屠殺也不算什麼大新聞了,這些國家只要時局一混亂,最先遭殃的必然是華裔。
據統計,七十年代到達香港的難民中,大約有60%是越南華人。
但不要以為華裔與越南裔有什麼不同,這些華裔反起兔來更積極,參考新加坡的華人就知道這些人都是什麼貨色了。
不過,這些越南難民並不把香港當成目的地,這裡只是他們前往美國和加拿大的一個跳板。
這些難民在香港居住一段時間後,便會申請移居西方發達國家,基本上都是以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作為目的地,最終逃港的二十多萬越南難民,多半都前往了這些地方。
但剩下的人也有利用價值,英國人未來開啟的一系列攪屎棍計劃,這些留在香港的越南人稱得上身先士卒。
大腦和自己的宿主無法阻止這種官方行動,但卻能悄然間破解。
大佬最清楚不過了,英國人在自知無法繼續掌控香港後,便希望香港亂起來。
這一點都不出奇,英國在殖民地撤退時代所採取的一貫手法就是——製造麻煩和留下隱患。
但不好意思,大佬在英國人還沒打算使壞的時候,就準備先把四大家族控制住,這些越南難民自然也不會例外,大佬這便要去搞事情了。
七十年代,香港接收越南難民的難民營是開放式的,允許難民自由外出尋找工作。
這個政策一直持續到八十年代初期,由於難民數量實在過多,嚴重影響了治安後,才終於改為封閉式難民營,不再允許難民外出。
大佬不知道原本位面的第一個難民營建在哪裡,反正這個位面的第一個難民營建在昂船洲上。
昂船洲位於九龍半島的西面,屬深水埗區,這個時代還沒有進行開發,是郊區中的郊區,這也是把難民營設在這裡的原因。
這些早期逃港的越南難民,大多能講廣東話,多數從事非技術性工作,60%投身於建築、電子、製衣及燒焊修理等行業;其餘40%從事飲食業、塑膠業、搬運業以及在難民營內做翻譯。
總體來看,這個時間的香港難民問題並不突出,大多數難民都是一邊打工,一邊申請前往美國和加拿大。
但是港英政府對待難民的政策引得越來越多的越南人,特別是大量真正的土著都把香港當成了偷渡的第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