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狠宰一筆(第2/3頁)
章節報錯
大佬覺得如果能在日本好好搞一下宣傳再上映,一週突破四百萬港幣票房應該不是太難的事情,可惜他的手現在伸不了那麼長,嘉禾對此也已經盡力了。
香港市場的票房是五五分賬,考慮有不少獨立戲院,還有他們的中原院線,實際到手是410萬港幣;臺灣和東南亞都是30%票房分成,算下來是420萬港幣;日韓市場都是20%票房分成,暫時只能拿到88萬港幣的韓國票房分成。
大佬掐指一算,現階段亞洲票房的淨收入是918萬港幣,一個月後日本那邊大概還能有一兩百萬的收入,屆時亞洲總票房肯定能突破三千萬港幣,中原娛樂的淨利潤也能輕鬆達到一千萬港幣。
這個資料在這個年代足夠嚇人,《半斤八兩》的香港票房達恐怖的到850萬港幣,但全亞洲票房還不到兩千萬港幣,歐美地區的發行權更是想都別想,根本沒人買。
《一奏傾情》現在也上映了兩週,羅峰對此有一些微辭,因為《魔方》最後一週的票房多多少少被《一奏傾情》衝擊了,蕭炎如果晚一週上映的話,《魔方》的亞洲票房至少還能多個一兩百萬。
蕭炎當然要撇一下嘴,《魔方》的票房就算在香港本土能再多一百萬,那也超不過《半斤八兩》的850萬票房記錄,這個超越只能由他來完成。
《一奏傾情》的票房勢頭確實猛地一比,自從5號在香港、臺灣、東南亞、韓國同步上映後,只用兩週時間便斬獲了630萬、680萬、720萬、460萬票房的新紀錄.
這個耀眼的票房成績一口氣打破了香港電影在這四個地區的票房記錄,同時也是新的香港、臺灣、東南亞、韓國的前兩週票房新紀錄。
大佬相信憑藉電影本身超強的吸引力,後兩週票房在持久力上會比《魔方》只高不低,最終的票房記錄恐怕會出現一個“嚇人”的數字。
還有日本那邊也馬上要上映了,就算無法打破日本票房記錄,至少有機會衝擊日本的歷史前十票房總榜。
《一奏傾情》這麼好的票房成績,蕭炎想不囂張都不行了,香港半個月時間就突破六百萬票房,兩週後成為第一部票房過千萬的電影沒什麼懸念。
韓國那邊一向排外,但這次也有四百六十萬的前兩週票房,可見棒子們在這部劃時代的愛情電影衝擊下,也只認電影不認人了,這會滿街都是哼唱電影歌曲的棒子,吳邪已經成為最受年輕姑娘們喜愛的偶像明星。
但要說最讓蕭炎意外的還是東南亞的票房成績,這或許與邵氏在東南亞一直以來的強勢發行渠道有關,《一奏傾情》上映後相繼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打破了當地前兩週票房記錄,這也是香港電影在東南亞地區最好的成績。
現在都不用等到兩週後,《一奏傾情》只用半個月時間已經拿到了2480萬的總票房,基本與《魔方》一整月的票房成績差不多。
一個月後,大佬依然保守估計一下,這部電影最少能在全亞洲創造六千萬以上的票房,為中原娛樂帶回兩千萬港幣以上的淨收入。
如果再算上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南極洲的海外發行權收入,純利潤超五千萬港幣應該算非常保守的一個數字了。
蕭炎這邊一到法國就立刻張開了他的血盆大口,告訴小娜凡是少於兩百萬英鎊的歐洲片商,少於五百萬美金的北美出價,他連談都不想談,直接打發了事。
但這個混蛋越是囂張,越是有揮舞著支票的發行商蜂擁而至。
《一奏傾情》現在不光在亞洲被譽為票房奇蹟,在法國展出後一樣是全球發行商追捧的中心點。
羅峰在商業領域上只能排第二,兩人的作品在內涵、深度和藝術性上,他當然更勝一籌,但在值錢上兩人就差得多了。
蕭炎姍姍來遲,羅峰這邊已經和各地發行商談好了好幾輪,但是他的要價太高,現在也還處在討價還價階段
米高梅上次與羅峰有過合作,這次出價也最豪爽,他們一上來就希望用三百萬美金的高價拿下北美地區的電影發行權和改編權,期限是三年時間。
電影發行權很好理解,就是在北美上映的權利,有效期限是三年。
電影改編權也好理解,就是本土化改編的權利,參考“無間道”和“無間風雲”,這個就沒有期限了,就是一錘子買賣。
羅峰這次卻沒有同意,這個價格雖然是個好價,但他有信心,米高梅只要拿出幾百萬美金的電影宣傳經費,這部電影至少能在北美地區斬獲三四千萬美元的票房,純利潤最少超過一千五百萬美金以上,現在想用三百萬就打發了他,這可太黑了。
如果進行翻拍後在全世界發行,羅峰覺得米高梅憑此斬獲上億美金的票房也很正常,所以三百萬美金更加沒得商量了。
況且,他們現在不缺錢了,蕭炎那部電影只要不是瞎子和聾子,就憑那十首讓全球發行商瘋狂的神曲,在任何國家都一定是票房奇蹟。
米高梅的真正目的也是拿下《魔方》後,順勢拿下那部真正值錢的《一奏傾情》,但在這之前得先把他這個小鬼招呼好。
羅峰一點都不覺得拿《一奏傾情》給自己的電影漲價有什麼丟人,他甚至直接明示美國七大巨頭——不管誰想要拿下《一奏傾情》的北美髮行權,都得先把他的《魔方》高價帶走。
這就很無恥了,不過效果很好使,原本的八大影業公司排除掉市場份額跌破1%的聯美電影,這次全都對《一奏傾情》志在必得。
這幫傢伙爭奪發行權還是其次,主要是想拿到兩部電影的改編權,把這兩部翻拍後一定會票房大賣的電影拿下來。
米高梅這邊依然最為積極,七十年代的米高梅正處於低谷,去年在北美地區的電影市場份額僅佔可憐的3%,再沒有一個急救包或醫療箱,差不多就要GG了,所以第二次出價就直接來到四百萬美金。
但是不好意思,這次米高梅有六個對手同樣勢在必得,他們可不會把這兩部足以在全球席捲數億美金票房的電影輕易讓給別人,這是一場綠油油的戰爭!
此時剛剛擺脫低谷,正走在東山再起路上的派拉蒙,直接出價一千萬美金打包拿下兩部電影的北美髮行權和全球唯一改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