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影院”中的上千名觀眾當即停止啪啪啪,馬上全神貫注的盯著銀幕。

這部《魔方》的宣傳片做得比電影本身還要精彩,這也是“中原娛樂”的標誌,宣傳片永遠都精彩,電影上映前就先勾起觀眾心目中的期待。

幾十年後,這種宣發手段並不出奇,每部電影都是宣傳片比正片好看。

但這個年代正好相反,電影公司不會製作宣傳片在電視臺上播放,“中原娛樂”開創了先河,早在《追隨》時就已經在電視上播宣傳片了。

《魔方》這部電影在原本位面並不是非常有深度和內涵的一部電影,但是劇情奇特,創意靈感別出心裁,用奇特的立方體空間和視覺效果吸引了影迷。

原本位面,一些影評人認為本片主題內涵豐富,涉及人性、宗教、信仰、社會制度等等,但怎麼看都像是過度解讀,導演和編劇可能根本沒考慮那麼多,但是裝逼的人多了,內涵也就豐富了。

大佬倒是知道,這部電影的原導演是真想拍的有深度一些,可惜投資太小,舞臺不夠大,自己功力也不足,最後乾脆把精力放在其它方面,只是把深層的內涵停留在表面。

這是很聰明的做法,這類科幻電影本身就可以被無限解釋,導演便故意誘使影迷自己挖掘深層次的內涵,這樣很多導演或者編劇都沒有想到,或是沒有拍出來的東西,便被觀眾解讀出來了。

這種手段被證明是成功的,雖然電影沒獲得什麼獎,但影響力卻不小,特別是在影迷心中存在感很強。

那還是在90年代,《追隨》在九十年代也沒獲獎,但這兩部電影拿到70年代就不一樣了,特別是羅峰把原導演的表面功夫又做深了一些。

他先前的《追隨》便比原版有著全方位的最佳化,這部《魔方》同樣把對人性,對權利,對社會階級的批判與思考放大了。

這部電影裡,代表國家機器和權利的警察,代表良知和愛心的醫生,代表經驗主義的逃脫專家,代表科學和智慧的女大學生,代表嬰兒般純潔卻又揹負著救世主希望的弱智,還有代表普通大眾的上班族,這六個人儼然組成了一個小社會。

好吧,這些內容都是大佬曾經從豆瓣上看到的影評,生前他早忘了這些內容,但是死後以靈魂存在,原來那些被遺忘的記憶,竟然都變得異常清晰,連他上學時背誦過的文言文,此刻都能倒背如流。

這也是他會那麼多知識的原因,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經歷——你在夢中會做一些你平時根本不會的數學題,你在夢中會說你清醒時根本不會說的英文,你的詞彙量在夢中大到超乎你的想象,居然可以出口成章。

這些事並不奇怪,因為你確實學過這些內容,你只是把它忘記了,但你的大腦未必真的刪除掉了這些記憶,也許在你當時左耳進右耳出的知識,一直記在大腦深處的某個地方,你只是無法呼叫這些記憶罷了。

大佬成為靈魂形態後,便能呼叫這些生前根本沒法使用的內容,包括某年某月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句牛逼臺詞,現在他都能一字不差的說出來。

這就像在群裡看到一個擼點很高的種子,大佬只要在電腦裡搜尋一下番號,就會發現自己早有了高畫質版,群裡的種子只是標清版,真垃圾!

這個在豆瓣上得到最多讚的影評,應該就是那種平時閒的沒事幹,但又很聰明的傢伙,對於整部電影的深度解讀,甚至可以說是過度解讀,人家導演和編劇八成沒有這麼深的用意。

但不得不說,如果這樣來解讀的話,那麼這部電影便充滿了對人性,對社會的批判與思考,再加上新穎的題材,完全能達到商業與藝術並存的範疇!

這其實不難做到,無非就是把原導演停留在表面的深度,再給他刻的深一些。

羅峰在每個人的衣服上都加了一個字母,比如謝四飾演的逃獄及感測器專家,他的衣服上刻著一個大寫的“E”字母,這暗示的是“empiricism”,也即是“經驗主義者”。

謝四的形象、臺詞、表演也被修改的更符合一個“經驗主義者”的表現,他的設定是一個在困境下尋找“希望”的行家。

電影中的角色,包括銀幕前的影迷,一聽到這位逃獄大師的光榮記錄,馬上就覺得這應該是主角之一了,估計要逃出生天全靠這個“逃獄大師”。

謝四的角色正是代表著那些相信自身經驗的人們,他們一般都是年紀大一些的人,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也確有很多知識。

這時別的人因為“那麼久他都過來了”也願意相信他們,但魔方正如人間是不斷變化的,陷阱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具欺騙性才叫陷阱嘛,於是他為大家最先指明瞭方向,結果卻最先喪命!

這很明顯的暗示了經驗的積累在於人類社會發展前期的重要性,但社會繼續發展,如果只以狹隘的個人經驗出發,過分依賴經驗的時候,失敗也就離你不遠了。

這個道理很簡單,諾基亞和黑莓在鼎盛期可以依靠以往的成功經驗行事,但經驗不是所有時候都會奏效,當過分依賴成功經驗的時候,也就是他們失敗的開端。

但奇怪的是,每隔一個迴圈,都會出現許多類似的情況。

於是整個行業便會適時進行一次洗牌,善於創新的企業會取代上一個霸主,那些經驗主義者會被淘汰,其本質與王朝交替是一個道理,這世上從來沒有長盛不衰的王朝,也不會有這樣的企業。

這時女大學生接過了指導大家前進的使命,她的衣服上寫著一個大寫的“”,寓意她代表的是“智慧”,但隨後她也發現了自己無法破解的科學命題。

這暗示了科學技術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也暗示了人類懂得越多必然會發現自己不懂的越多這一深層的思考。

當然,這些深層次的寓意,羅峰不去提示,這個年代應該沒幾個人有這種閒心去做這樣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