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峰這次賺到的利潤要兩個星期後才能到賬,但這不妨礙他們先註冊一間自己的影視公司。

蕭炎這次對羅峰不能再佩服了,前後兩個月時間,他居然用六十萬博到了四千萬,這是近百倍的回報率,哪怕在這個大牛市裡,炒出這種效果也稱得上“股神”了。

但是羅峰覺得這些錢還是不夠多,將來他們要買下佳藝,就至少得三五千萬。

如果還想趁著股災和樓災,從香港十八個區裡最少買下十間戲院,迅速建立起一條自己的院線,那又得一兩千萬現金才行。

他們還得炒樓,炒黃金、炒銅、炒水泥,還要留下一部分現金運營電視臺和影視公司。

這四千萬乍一看很多,但如果分散開來,光是買下佳藝可能都不夠,四個億還差不多。

11月24號,佳藝高層又找來蕭炎和羅峰開了一次全體擴大會議,這次要討論三天後《碧血劍》正式播放的事了。

下個星期一,也就是11月27日,這天就是佳藝版本的《碧血劍》首播的日子。

一週前,佳藝就開始為新劇進行宣傳造勢。

蕭炎還十分不要碧蓮的買通了幾家報社,大肆炒作了一番自己與米樰和魏秋華的緋聞,就差沒弄出個夜光劇本的事件了。

TVB版本的《碧血劍》在今晚正好播到第15集,收視率從第一週的平均42點,一路降到這一週的22點,可見這部趕工製作的破玩意,真的留不住觀眾。

這一週,TVB的這部劇間接讓佳藝版本的《隋唐演義》都升到了場均14點收視率,麗的那邊的收視率也在該時段漲到了20點,差點就超過了TVB,有點坐收漁人之利的意思了。

現在佳藝版本的《碧血劍》還沒上映,TVB的這招釜底抽薪之計,貌似已經先失敗了一半。

兩人此刻信心滿滿,在這次會議上立下軍令狀,保證會在下一週讓TVB在該時段的收視率降到20點以下,同時讓佳藝在該時段的收視率暴增到40點以上。

這已經是很謙虛的目標,兩人心裡有把握取得50點以上的收視率,但做人還是不要笑得太早,賽前就敗人品的事情,羅峰和吳邪都不會去做。

週末兩天,《碧血劍》劇組再次霸佔自家電視臺的綜藝節目,兩個男主角一塊上陣炒作緋聞。

週六,先是蕭炎與米樰和魏秋華這兩對劇中CP,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劇本,三人在節目裡大搞曖昧,兩位女主還特意鬧了點不快,這為即將播放的新劇投下了最後一劑猛藥。

週日,羅峰也沒閒著,與他大搞曖昧的是鄭裕嶺和張瑪莉,同樣是兩對劇中的CP,來到現實也是分外眼紅。

但看著這兩天暴漲的收視率就能明白,為什麼40年後每次有新劇上映,劇中的CP都要炒作一番緋聞。

其實不怪他們,不這麼幹真的不行,為了提高收視率,劇中的CP必須出來演一齣戲。

老白們當然對這種套路已經看膩了,但永遠有新的小白觀眾入場,永遠都有人吃這一套。

現在這種加強版的炒作套路屬於首創,觀眾幾乎全都是小白,兩人想不成功都難。

佳藝電視臺提前一週也開始加大宣傳力度,由徐客親手操刀製作的花絮,早就開始在“佳視臺”迴圈播放。

徐客原本希望在花絮中配上劇中的BGM或歌曲,但這個建議被兩人拒絕了,他們覺得還不是時候。

這段花絮就算沒有BGM加成,觀眾也能看到絲毫不遜色邵氏和嘉禾大片中的武打動作,特別是演員們華麗的服裝、超高的顏值、壯麗的外景,這些亮點,每一個都能讓TVB版本的《碧血劍》充滿小作坊的寒酸。

蕭炎心裡暗暗腹誹,他覺得這種外景根本就算不上壯觀,連自然都算不上,香港這小地方又能取到什麼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