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帶節奏(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佳藝電視臺上下都想知道首播後的收視率,但礙於這個年代的技術限制,收視率要下午才能統計出來。
其實完全不用看收視率,只要看到今天各大報紙對昨晚佳藝版《碧血劍》好評如潮的報道,還有再次被觀眾打爆的熱線電話,就能知道這部劇集有多受歡迎了。
今天早上,佳藝收到許多觀眾的電話,這些人都是從親戚朋友那聽到介紹,或是昨晚沒看完整的觀眾。他們希望早上能夠重播,佳藝自然滿足了這個願望,重播了《碧血劍》第一集,這也說明了該劇集受歡迎的程度。
蕭炎和羅峰還聽到一個不知真假的訊息,據說昨晚TVB的熱線電話也被打爆了,但基本都是謾罵和責備的聲音。
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兩部由同一部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差距可是差得太多太多。
蕭炎一早就訂了七八份報紙,當報亭派人把報紙送來後,蕭炎和吳邪都拿起一份,直接翻到了娛樂版面。
羅峰卻是懶得看別人怎麼稱讚自己,昨晚《碧血劍》首播時,他還在寫自己的電影劇本。
此刻隨手拿起一份報紙,但翻開的依然是財經版,顯得特別裝逼。
“見鬼,我忘了自己還沒露面!”
蕭炎翻了半天,發現這些報紙把所有的讚譽都給了羅峰和吳邪,他的名字根本沒出現幾次。
“急什麼,你才是主角,下個禮拜就能看到你了。”
吳邪看著報紙上對自己的稱讚,心裡美滋滋的,順便安慰了一下蕭炎,只是視線由始至終都沒有從報紙上離開。
——《東方日報》
“佳藝版碧血劍,驚喜無限!”
由於受到TVB版的《碧血劍》影響,我帶著輕視的感情開啟了電視,但這種情緒很快變成驚奇,難以置信,沉浸其中,最後無法自拔!
那段正片前的短片在我眼中尤為精彩,它猶如濃縮的精華,不僅有精彩的對白,豪邁的情懷,激烈的打鬥,甚至還有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特別是中間五分鐘的打鬥片段,堪稱武俠劇的新高峰。
還有短片中那段不知名的傷感配樂,令人的內心深處生出無限的傷感和淒涼之意。
正片的主題曲和片尾曲也不得不提,兩首歌曲優美的旋律和歌詞,同樣讓人慾罷不能。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早起收看重播,為得就是再聽一遍那美妙的音樂?
這次我特別留意了第一集結束後的演職員表,現在讓我們向兩位年輕的導演,蕭炎先生和羅峰先生致敬,感謝他們為觀眾送上一場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
但最令我震驚的是,片中飾演龍傲天的演員,竟然就是本劇的主題曲、片尾曲、插曲,以及所有配樂的演唱者和創作者,甚至連演奏也是這位吳邪先生,請允許我為您送上掌聲。
——《成報》
“曠世佳作!TVB將如何回應?”
昨天觀眾期待已久的佳藝版《碧血劍》首播了第一集,我們暫時沒有看到主角袁承志出場,兩位導演似乎在初期把重點放在了夏雪宜身上,這是一個很大膽的改變。
老實說,我不喜歡過度改編原著的武俠劇,但當我看到一個邪魅瀟灑、倜儻俊逸的金蛇郎君時,我有些改變了這種想法。
這一版的夏雪宜就彷彿從書中走出來的角色,執著的眼神,冷漠的氣質,邪魅的表情,這位年輕導演不僅找準了原著角色的神髓,還親自上陣將其從書中還原到了現實。
他,似乎就是夏雪宜!
他,就是那個亦正亦邪的金蛇郎君!
第一集,除了飾演夏雪宜的羅峰先生讓我們感到驚豔,飾演何紅藥的張瑪莉小姐,她的表演和古裝扮相同樣讓人滿意。
這一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兩人比斗的情節,整個過程扣人心絃,場面設計精彩絕倫,兩位演員的演出同樣精彩紛呈,以致於看完這一集後,我竟然覺得夏雪宜與何紅藥很般配,我的心裡居然想看到他們兩個能走到一塊,這是原著也無法帶給我們的感官。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這兩位年輕導演敢於和王天淋大導演打賭的底氣。
但我想告訴王天淋導演一個不好的訊息,如果由他監製的《書劍恩仇錄》,其製作水準也是如同先前那版《碧血劍》一樣,
那麼誰能幫我帶個話,我不會再把頻道調回到翡翠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