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點子他完成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IMDb上的高評分,就是最好的獎勵。

大佬自然知道這部電影能被如此推崇,完全是靠音樂部分撐起來的,但在另一位面能有8分以上的評分,還是有些虛高,況且整部電影也就兩三首歌算是好聽。

蕭炎的腦子裡還有不少可拍的電影,現在非要拍這一部,原因和羅峰差不多,一來是這類電影容易拿獎,但主要還是故意找一些有短板的偏科電影,這樣才更像是一部處女作。

羅峰的處女座完全可以拍《記憶碎片》、《兩杆大煙槍》、《低俗》、《恐怖遊輪》,這樣的電影百分之百能拿獎,但是處女作就拍出過於完美的電影,以後還拍什麼?

這樣的電影當然是留到三五年後再拍,一上來就是9分以上的殿堂級電影,以後再拍出低於9分電影,恐怕都會被人吐槽,這就是把影迷胃口養刁的下場。

蕭炎同樣是基於這個考慮,如果現在就把《楚門的世界》,《美麗心靈》,《兩小無猜》,《阿甘正傳》這樣的電影拍出來,今後再想營造出真實的進步感就難了,那時他拍什麼都是退步,奧斯卡如果不給他獎項,也有了足夠的藉口,因為你沒進步啊!

這部《一奏傾情》,蕭炎準備將劇情本地化,具體的改編任務交給了方育平,這種文藝流他最擅長。

蕭炎有現成的大綱給他填充,再改不好,方育平就不是那個能拿三次金像獎最佳導演的人了。

但是劇情改的再好,如果沒有大量優秀的音樂來支撐,尤其是那個“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的加成,這種小清新+文藝範的破電影,拍出來肯定沒人看,不僅票房會撲成馬,估計連評分都高不了。

所以,這就得靠吳邪了。

他的這部電影是騾子是馬,全看吳邪能交出多少牛逼的音樂。

這方面,吳邪當然不會讓他失望,大佬傳給他的音樂庫裡有N多音樂,吳邪這段時間只要有需要,幾乎一晚上就能憋出一首歌,這個創作數量比一般人擼弟弟的次數還頻繁。

《一奏傾情》原本就有兩首不錯的音樂,“If·You·ant·Me”和“Tl”。

但既然要將其打造成非傳統的大型音樂愛情片,區區兩首歌自然不夠。

幸好吳邪憋出來的東西量大管飽,聖誕節前就為這部電影新增了三首歌,蕭炎給他佈置的“十首插曲”的任務瞬間完成了一半。

這部電影一開頭,男主角在街頭賣唱時唱的那首歌,吳邪改成了“浪人情歌”,歌詞部分很符合主角的境遇和心理狀態。

第二首歌,是在男主和女主相遇時所唱,其實這首“浪人情歌”完全可以接著用,但是蕭炎覺得一首歌用兩遍很沒牌面,而且光是中文歌也不夠裝逼,必須來幾首英文歌鎮住這幫香港刁民。

吳邪很快就給他寫了一首“Right·Here·aiting”,中文名“此情可待”。

這首歌就非常有牌面了,歌詞和旋律也很符合劇情,最主要是英文歌在香港逼格極高,泥腿子們就算聽不懂,也不敢亂叫喚,還得豎起大拇指為他叫好。

第三首歌是屌絲男主在家中的獨唱,這時的劇情是他想起了自己的前女友。

大佬覺得這段悲傷過頭的劇情實在有些膩歪,一個大男人被妹子踹了後,竟然沒出息的躲在家裡唱這種悲傷的歌,實在是不能再狗血,不能再沒出息了。

但從原本位面的評分來看,這個世界上還是喜歡這種角色和劇情的人更多,尤其是小姐姐們最喜歡這種抬頭45度仰望天空,眼淚就會逆流成河的傻逼。

這裡的歌曲,吳邪換成了恰如其分的“我好想你”,又是一首國語歌。

這時算起來,吳邪創作的粵語歌並不多,這也符合他粵語一般的設定。

他的那幾首粵語歌,歌詞部分都是填的羅峰和蕭炎的名字,這顯然是因為吳邪粵語不好的緣故,大佬把填詞讓他們兩人負責了。

吳邪新加上的三首歌,再加上原版的兩首英文歌,這就已經有5首一流水準的插曲了。

蕭炎正在期待剩下的5首,但這時吳邪卻打電話讓他再等等,先讓他搞定自己的第一張專輯再說。

吳邪這陣子不光在演戲,同時也沒忘記建立自己的唱片公司。

人才,他已經從其它公司陸續挖來一些,現在只要組建出自己的“錄音工作室”,他就可以推出自己的第一張唱片了。

但這個事急不來,如果按照他的要求打造“錄音室”,至少還得等兩三個月時間。

他現在連唱片公司的總部都沒弄好,錄音室就更別說,這些都需要時間。

不過,出唱片不一定非要在自己的“錄音棚”裡錄製,香港就有幾間勉強能用的獨立錄音室。

然而,吳邪親自造訪後發現,這幾間錄音室就連一臺像樣的多軌混音臺都沒有。

這樣的裝置何止是沒牌面,完全無法滿足他“用最棒的器材錄製最棒專輯”的要求,這方面他不想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