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買三送一(第1/3頁)
章節報錯
《碧血劍》開機的前一天,佳藝在自己的新聞和綜藝節目裡進行了報道,還特別製作了定妝錄影進行宣傳。
在錄影裡,所有女主角都有鏡頭,但輪到兩位男主角的時候,卻故意打了馬賽克,顯然是繼續採用神秘化的宣傳方式。
但這不是佳藝想要故弄玄虛,原本他們想讓羅峰和蕭炎首次出境,但因為蕭炎臨時改變了計劃,改為羅峰一個人上節目,而且是以導演身份出現。
佳藝故意隱藏了羅峰的演員身份,引誘觀眾自己猜測,再一點點放出新情報。
但不得不說,不管什麼宣傳效果都不會好,因為佳藝根本沒收視率。
羅峰首次登上熒幕,雖然是以導演身份,但憑藉絕佳的氣質和外形,還是引來了觀眾注意。
但問題是,佳藝電視臺的關注度太低,當時收視率只有5.8點,也就是說只有六七萬人正在收看佳藝頻道,還不知道是不是睡著了正掛機。
這個年代,大部分地區還很難統計準確的收視率。
香港例外,因為地方太小,統計起來要容易許多。
香港最新的收視點於1975年頒佈,規定一個收視點是1萬2千個觀眾,TVB在黃金時段動輒高達四五十點的收視率,意味著經常有五六十萬人正在收看翡翠臺,這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
佳藝這邊就蛋疼了,除了開業那天請來許多名人助陣,收視率達到過一次破天荒的55點外,在隨後半個多月裡,他們的最高收視率紀錄只有14點,黃金時段的平均收視率更是隻有可憐的9.5點,還一直呈現下滑狀態。
基本上,香港電視觀眾大概有6070%的人選擇收看TVB,2030%的人收看麗的,佳藝只有不到10%的份額,長此以往,不倒閉實在說不過去。
第二天,《碧血劍》劇組正式舉行開機儀式,凡是能活過一集的演員都得參加開機儀式。
香港影視行業對於開機儀式很看重,一般都要拜神燒香,整個過程封建又迷信。
蕭炎和羅峰不信這套,但是入鄉隨俗,而且佳藝推广部有自己的宣傳計劃,希望整個劇組在開機時齊齊整整,穿上戲正式服接受採訪。
“蕭導演,你昨天怎麼沒上節目啊?”
“蕭導演,聽說我們的服裝是你和羅導演設計的,真好看!”
“是啊,這比其它劇組的服裝漂亮太多了。”
幾位女主角穿著足以讓TVB演員羨慕的華麗戲服,湊到蕭炎身邊有一搭沒一搭的拍著馬屁。
蕭炎心裡有些得意,這個時代的香港,連許多電影裡的服飾都很簡陋。
但他們卻忽悠到了何左之在服裝上花心血,這支碧血劍劇組的服裝,全部做下來,成本至少要比TVB高三四倍,基本上做到了配角的服飾不亞於TVB的主角,那這邊的主角服飾,自然就顯得TVB格外不上檔次。
佳藝今天請來一位香港出名的風水師來主持開機儀式,開機時間精確到12點23分33秒,連上香拜神的方位都十分講究——SW250方向。
香港的各大報紙也都派人前來採訪,畢竟這是第一部正式開拍的金庸電視劇,TVB那邊的《書劍恩仇錄》還沒正式開拍呢。
這些記者對蕭炎和羅峰很感興趣,他們從佳藝現場發放的新聞稿裡看到了這兩個陌生名字,而這兩個陌生的名字,竟然分別擔任導演和主演,這就非常有噱頭了。
“這兩人是從哪冒出來的?”
“佳藝從哪挖出兩個形象如此出眾的小生?”
“呃,他們好像還是導演?”
“這個蕭炎,莫非就是前天把胖虎兒子打成重傷的那個?”
“……”
蕭炎和羅峰根本沒名氣,但今天一露面就搶走了一眾女演員的風頭,靠的是顏值和氣質,以及神秘感。
“我是《東方日報》的記者,請問你們是香港人嗎?”
開機儀式開始前,佳藝開放了一段採訪時間。
蕭炎和羅峰正帶著三位女主角接受採訪,旁邊還有趙國文和秦惠雲看著,他們擔心這些新人說錯話。
這些記者提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兩人的來歷。
“不是!”
羅峰的回答很簡潔。
“那能透露你們的來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