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夢遊烏托邦(第1/3頁)
章節報錯
889
沒想到在未來的幾千幾萬年之後,古老的神話還能得到這樣不可思議的復現,愛德華也不由地感嘆真是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不過,本世界裡的太陽又是上帝,在全知全能的上帝的眼裡,這個世界上大概確實沒有新鮮事。
“嗯,既然永暗之河沒有反對我的提議,那我也順便想辦法幫祂遮掩一下。”
“回頭給大祭司神諭,雖然非凡者和靈界生物來挖來最有效率,但還是應該讓祂儘量發動不知情的普通人來挖這條河,讓永暗之河儘量和拜朗的每個人產生神秘學聯絡。他們的命運和未來已經和永暗之河息息相關,宛如無數個縴夫拉動河上的那條大船……”
死神的國度怎麼會有活著的人?
早在第四紀的時候,蒼白之災就是從拜朗席捲向北大陸的,首要受災的就是拜朗的本國人民。
在神秘學的意義上,這個國家的命運和死神息息相關,國家的文化和社會習俗都受到神的影響,而死神意味著終結——在死神歸來之後,死後的世界得到了許諾,便順勢出現了死亡執政官也無法降低死亡率、人們嚮往死亡更甚於活著的情況。這看起來是扭曲的,實際上卻符合這個國家的命運。
“他們應該也已經計算過河道了吧,讓我看看,始發點在首都,根據地勢的西南走向……挺好,就當是開闢了一條用於運輸的運河,但必須干涉它的終點,我要讓河水最終匯入大海。”
班西港在拜朗的正西方,和目標位置有些偏離,看來也要在災禍之城上做做文章。
班西上的“門”並沒有被關上,只是被粗暴地破壞了而已。
愛德華當初自己去班西蹓躂了一圈,也僅僅是把裡面已經審過來的“手指”給切斷帶走。
雖然現在的航道已經封鎖,但當時負責處理這件事情的不過是一個半神。
半神可沒有本事徹底關上那裡的“門”,甚至於現在的雷霆之神如果依然堅持不接觸源質,也不可能完全堵上這個缺口,半神把已經被災禍之城汙染的那些人和事物全部清掃一遍已經是極限。
更不要說這樣“一夜之間因為邪教成員而被教會連根拔起”的傳聞才更容易吸引一些好奇心旺盛還喜歡自尋死路的海盜和冒險家前往。何況,在海上流通的魔藥和非凡特性裡,在低序列就擅長戰鬥的,如“獵人”,“戰士”,“水手”……最暢銷也最容易買到,再加上非凡特性聚合,說不定現在的災禍之城已經暗搓搓地吃了不少送上門來的獻祭了。
哦,其實災禍之城的汙染盤起來手感不太好,像個燒紅的鐵球,不僅拿著不舒服,還會隨機賦予周圍的東西一些簡單粗暴的鬥爭本能,完全沒有任何可取之處。
所以剛到手,愛德華就放棄了把它做成個什麼紀念品或者小玩意隨身攜帶的打算。
以班西的位置,最合適的還是在羅思德群島和魯恩沿海作亂,發生契合源質象徵的“災難,混亂和戰爭”,這樣必定能引起源質的共鳴,使其在這附近進一步活化。
當然,如果有一些足夠序列的“獵人”和“魔女”非凡者出現在附近,同樣能成為催化劑。
“雷霆之神具有絕對的權威和暴力,祂已經同時控制了政治和社會秩序,並且在信徒和非信徒之間都擁有相當高的威望……費內波特人掀不起太大的亂子,而他們和魯恩人的自我認知和國家認同會因為他們之間的矛盾而越發深刻,這大概也是祂想要的。”
互相提純嘛,一眼就看出來了。
有祂這個最大的力量存在的時候,社會秩序搞得再怎麼混亂也會被雷霆之神以絕對的力量鎮壓,資源不夠,就業崗位短缺,社會矛盾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愛德華隱約記得舊日紀元的時候,自己聽過學校裡年輕的大學生們討論過一部電影的反派主角,叫做滅霸。
你看,現在費內波特的就業環境就非常好,國家甚至能給每個識字的人分配工作,學校裡和社會上也沒什麼競爭壓力,人類就是這麼頑強,即便滿心恨意也會堅強地想辦法活下去。
他們就像野草,不用管也會自己生長,而被燒掉的部分會成為接下來成長的新的野草的養分。
“想要這個國家混亂,就必須先讓雷霆之神的狀態壞起來。”
考慮到現在跟祂有仇和願意跟祂作對的神有那麼多,這似乎已經不難做到了。
……
羅思德群島,一處屬於反抗軍信仰的“海神教會”的私港小島上。
一批剛完成了煤氣管道鋪設的工人正要找個地方休息,等待“海神”教會派來的船隻接自己等人返回拜亞姆,就看見那些據說來自弗薩克北方海島的“半巨人”們扛著沉重的灰白石材,走了過來,一步一個腳印。
這些工人都參加過港口、教堂和藝術館的修建,知道那灰白的石材有多麼重。
他們記得,在圓木、馬匹、機械的輔助下,人們搬運類似石材都很是艱難,而這裡的“半巨人”們就像拿玩具一樣輕鬆。
這樣的力量簡直誇張到了極點。
管道工人們嘖嘖讚歎著半巨人們的力量和體格,小聲地交頭接耳道:
“我還擔心他們搶我們的工作……不過聽說他們馬上就要離開了。”
“離開?去哪裡,你也覺得他們是弗薩克人?”
“當然!除了弗薩克人,還有誰能長那麼高,而且還一長就是一村子都這麼高?”
“你說得對,我也早就懷疑他們是弗薩克人了,他們來到魯恩,躲在這麼個小島上,還對周圍的東西都不太瞭解,怎麼看都像來刺探情報的外國間諜……”
戴裡克側耳聽了一番他們的討論,欣慰於“倒吊人”阿爾傑先生傳播出去的謠言果真有了一定的市場,方便解釋他們之後的搬遷。緊接著他裝作一無所知的樣子,帶著石材和自己的人回到了東大陸人民的聚集地。見城鎮的外牆和部分建築在白銀城探路者小隊的努力下,已經初步修建起來,遂點了點頭,對自己的兩位熟人坎蒂絲、利亞瓦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