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

“世界”左右環顧,見每個人都一副如遭雷擊無話可說的樣子,便聲音低沉地開口:

“紅天使有自己的目的,奪取弗薩克是祂和我主的共同期望。”

原來不是從屬關係……但是曾經造物主麾下的“天使之王”竟然和“愚者”先生有了在軍事和戰爭方面的合作!這可真是意想不到啊,更何況,“紅天使”還有個稱號,就是“戰爭之神”……

彷彿是要印證眾人的想象般,坐在上首的“愚者”悠然地說出一句箴言般的話:

“祂去往那裡,是要讓大地起刀兵。”

像是預示,又像是某種已經確定的未來。

倫納德、阿爾傑和奧黛麗都隱約感受到了什麼,而伴隨著這個名字,這個稱號,彷彿一下就有硝煙和戰火的氣息開始在塔羅會的上空瀰漫。

又有戰爭要開始了嗎……奧黛麗在心中感慨。

儘管弗薩克人一直是魯恩宣傳戰略中的假想敵,之前還派來了飛空艇轟炸貝克蘭德,自己都險些喪生,如今戰神隕落,“愚者”先生遵守諾言,要幫助白銀城和神棄之地的人們獲得安全且豐饒的新居住地……從神話的角度來講,這是惡人終獲報應,神靈應許的諾言實現。儘管這件事情跟自己沒什麼關係,但奧黛麗仍然輕輕地嘆息了一聲,難以剋制自己的心情,升起了兔死狐悲般的傷感。

說到底,能夠在戰爭中獲利的只有上層,和非凡者,於普通民眾而言,戰爭除了災難一無是處。

信仰崩塌的痛苦,面對戰爭和死亡的殘忍,讓奧黛麗的情緒忍不住變得低落。

這世界上究竟存在長久的美好世界和繁榮嗎?

難道真要拋棄自己的堅持,像伊蕾娜小姐那樣想,認為“那樣幸福完美的世界只要能存在一天就是賺到”……人類也好,血族也好,其他種族和非凡生物也罷,到底有沒有可能停止紛爭,像那個啟示裡一樣,放下成見和敵對,一起融洽地生活?

奧黛麗默默地停止了思考,她已經知道答案,那就是拋棄自我,如同蘆葦,伴隨神靈的風搖擺。

神賜喜悅,那便歌唱,神賜磨難,也必要接受。

神真的會對人類存在喜愛和重視的情感嗎?

上帝的立場似乎和其他神靈差不多,但是在信仰的方面要求更多,天國的建立全在祂的一念之間——想到這裡,奧黛麗忽然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被對方的教義吸引,是因為她第一次看到有一位神靈許諾了生前就能夠進入天國,而不是虔誠祈禱祈禱,不作惡,忍受痛苦和磨難,等待死後的幸福。

“其實,我或許已經做出了選擇……”

奧黛麗的心情一時有些淒涼:

“我沒有堅定地反抗,而是在尋找上帝的許諾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這本身就是一種選擇了。”

無論是閱讀《聖經》,還是詢問負責解經的神父,還是跟伊蕾娜女士交談,奧黛麗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證明上帝是可信的,祂確實可以、也願意讓天國降臨。

而“太陽”戴裡克不善於觀察,並沒有注意到成員們不同的想法和心思。他不是北大陸人,不理解弗薩克帝國究竟有多麼強大和歷史久遠,因此不清楚其他同伴在這時候一起變成啞巴的原因。他只知道“愚者”先生即將履行祂對造物主的承諾,祂為了讓白銀城和月城的人們獲得一個新的家園,甚至為此殺死了另一位神靈!

“我——我不清楚,我從來沒去過北大陸。”

他的星靈體因興奮而散發出微微的紅色,戴裡克看向長桌的末尾,尋求熟悉的人的幫助和建議:

“‘世界’先生,您有推薦的居住地嗎?我們的人很少,只需要一兩座城鎮就夠了。”

“聽‘倒吊人’先生說,弗薩克帝國的居民也是巨人的後裔,那就是我們的同胞?那麼只要當地的人不驅趕我們,我相信,我們也不會對他們動手。”

不僅僅是戴裡克,所有的神棄之地人都在信仰、家庭和集體氛圍異常濃厚的城邦里長大,他們或許和怪物戰鬥都是一把好手,擅長保護,團隊合作和狩獵,但是並不擅長和他人戰鬥——某種意義上,他們單純且愛好和平。

“世界”微微頷首:“我知道。”

“你可以放心,弗薩克人以巨人血統為尊,換言之,身份越高,個子越高,反過來也成立。你們這群來自神棄之地的居民還傳承著真正的半巨人血統,再加上‘愚者’先生即將在弗薩克傳教,你們在他們眼中,不僅再正統不過,還個個都是神眷者,個個都是頂級的貴族。”

“如果你們選擇不出聚集地,那就由我來幫你們挑選暫住的地方。等到弗薩克改信我主,你們也可以選擇繼續聚居,或者搬到自己喜歡的地方居住。”

想到那有山、有海洋、有湖泊、河流和平原的廣袤國家地圖,戴裡克的心放了下來。他期待著和外界的人們交流,即便知道可能並不是所有人都心懷善意,但他們每個人依然渴望著建立聯絡。

“除此之外,你們還有什麼需求?”

“太陽”戴裡克略有點不好意思地回答道:

“捕魚和出海非常有趣,不過,這段時間我們也加緊學習了外界的知識,見到了不少工廠,不少人希望做廚師、釀酒師,希望以後能去糖果工廠工作……”

但是阿爾傑一直不讓他們離開島嶼太遠,這是為了他們的安全考慮,戴裡克自己也知道。

“怎麼都和吃的有關……”

聽完白銀城居民們的願望,克萊恩腦海裡瞬間浮現出了一個念頭。

“倒吊人”阿爾傑張了張嘴,剛要提出建議,就想起對方很快就要集體遷居,表情不由自主地變得灰暗了一些。而“世界”看了他一眼,隨後對“太陽”戴裡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