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劉武跪下行了個大禮“孩兒不孝讓母親牽掛了。”
竇太后連忙由人扶著拄著柺杖到劉武面前親自伸手扶起劉武,抱著他的頭入懷裡,老淚縱橫“我的武兒受苦了。”
劉武起身撫去竇太后的淚“母親,兒子一切都好。”
而竇太后摸著劉武的臉“明明都瘦了,哪裡好了。”
而陳阿嬌見狀也感概良深,自從她這小舅舅去了封地,幾年都不曾回京都,“外祖母,我們坐下說吧”
經過陳阿嬌的提醒,竇太后也點點頭,牽著劉武坐在了身旁。
三人一同吃過了午膳,便坐在一起聊起了天。
老人家話總是會有些多,更何況是對這麼多年沒見的兒子,便講起了一些往世,從劉武小時候,講到阿嬌小時候。
祖孫三人,講的樂滋滋的。竇太后指著陳阿嬌道“那時你還小,總喜歡靠著你小舅舅,你小舅舅也總帶你出去闖禍。”
陳阿嬌也笑道“我還記得我四歲那年,小舅舅帶著我硬要抓御湖裡的魚,結果我掉進水裡,生病了,小舅舅嚇的整晚上不睡覺,守了我三日”
劉武聽到這,反駁道“我明明記得是你自己要抓魚,還非拉我去,結果害我被母親和阿姐好罵了一次”
陳阿嬌卻撒嬌道“明明就是你,外祖母你說是不是。”
竇太后看這情況,樂呵呵的笑了“明明是你倆人都愛玩。”
“哪有?明明就是小舅舅”
“是是,是我成了吧,小時候就愛調皮”
壽安宮裡一片歡樂,劉徹從皇后那剛過來,便聽到陳阿嬌歡快的聲音。
他讓人進去通報一聲,大宮女進來時,竇太后聽聞劉徹來了,便讓人傳他進來。
進殿劉徹便注意到了,竇太后身邊的劉武,“皇祖母,萬安”
竇太后點了點頭,示意宮人給他上一杯新茶,劉徹坐下後“這位是?”
“哦,這是我最小的兒子梁王,按理你該稱呼他為王叔。”
劉徹想他便是梁王劉武,聽聞太后極其寵愛這個兒子,而劉武也功勳卓著,七國之亂時,護住了京都長安。
隨後他收回思路,淡淡的道“王叔好。”
劉武看著眼前的少年,衣著不凡,想來他便是太子劉徹。
劉武只是平淡的點了點頭。
後劉徹看著陳阿嬌道“聽母親說,你早早便離開了,原是來了皇祖母這。”
聽到劉徹提起王皇后,她就想起王皇后那段令人深思的話,臉色瞬間變的陰沉。只是淡淡的回了句“嗯”
劉徹注意到陳阿嬌的表情變化,剛剛還挺好的,怎麼就變臉了,難道是在母親那發生了什麼。
劉武也注意到了陳阿嬌的臉色,他覺得可能是阿嬌不喜歡劉徹,他們二人可是差了五歲。
他便對竇太后道“母親,天也不早了,讓太子殿下也儘早回去吧”
竇太后點了點頭“天色已晚了,太子你夫妻二人便退下吧。”
聽這話,陳阿嬌也覺得剛剛聊的太入迷都忘了,天色不早了,她剛起身,劉武一把握住她,“今日本王還有許多話要對翁主講,可否讓翁主留宿太后寢宮”這話是衝著劉徹講的。
劉徹覺得劉武眼裡帶著敵意,不緊不慢道“王叔,應當稱起為太子妃,太子妃與本太子成親不久,便要留宿太后寢宮,傳出去可不太好。”
劉武剛想張嘴說什麼,陳阿嬌看情況不對突然打斷“確實不太好,王叔,我明日再來看你,你看時間也不早了。”說罷。向竇太后輕輕行了個禮便拉著劉徹退出去了。
陳阿嬌走後,劉武一直望向殿外,她這些年來是不是過的不好?
知子莫若母,竇太后出言道“怎麼?覺得太子配不上她?”
劉武剛想承認,竇太后打斷他“這是你阿姐替她選的路,我總覺得嬌兒不適合皇宮,可你知道,你阿姐有執念,我也沒辦法。”
看著無奈嘆息的母親,劉武也不好再說什麼。
上輩子的恩恩怨怨,希望她們這一代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