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雙輸局面,無論人族、地魔、靈獸三方中的哪一方都承受不起。

宗師升空,表面上是觀察戰況,其實是為了防止同品級的敵方強者暗中搗亂。

不怕對方直接參與戰鬥,就怕對方在戰場上暗中使手段。如果那樣,來而不往非禮也,誰玩不過誰?

雙方的戰鬥進行到最激烈的時段。

地魔在戰鬥時從不計傷亡,他們皮厚肉糙、抗打擊能力很強。而且它們從不把生命當一回事兒,只是發瘋般地衝向防守陣地。它們進攻時沒有編隊、沒有任何章法,只是踩著同類的屍體、或者受傷倒地的同類的身體、嚎叫著往前衝。

以生命為代價、消耗敵人的力量,這是地魔群戰的基本方式,好像也是唯一的方式。

戰爭最終消耗的是國力。地魔的國力就是“人口”數量,它們有龐大的人口基數,而且繁殖很快、生長很快、夭折率也很低。更可怕的是,它們有把部分死亡的同類再生的能力。

地魔精心組織了這場戰役,人族的潰敗是必定的,只是能堅持多少時間而已。

此時,增援兩界山的大飛舟已經飛過兩界口、飛過四方城,向兩界山飛馳。

兩界山的戰鬥還在激烈進行中,靈獸攻擊也很兇猛,他們憑藉空中優勢牢牢掌握著制空權,空中的打擊給人族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人族的陣地岌岌可危。

靈獸發動如此規模的戰役,可以看出是窮盡能力,上一次好像是五百年前的事情。

靈獸和地魔同時向人族發動大規模進攻,上一次好像是一千年前的事情。

這一次,明顯就是調虎離山之計,是地魔與靈獸結盟,以靈獸來吸引火力虛攻。因為靈獸沒有佔據人族土地的實力,它們數量稀少、只有空中優勢。

這是陰謀、也是陽謀。

說它是陰謀,因為在地魔進攻前,人族無法知道它們會不會行動,因為人族沒有地魔的情報來源;說它是陽謀,就是人族雖然知道了它們的手段,還得按照它們的佈置應對,沒有主動權。

此次靈獸故意傳遞給人族一個錯誤的資訊:進攻將在明天開始。

這就是增援兩界山的人馬今天才動身的原因,人族不想過早暴露增援,這是常規操作。

此時,增援飛舟還有不到20分鐘就可以抵達兩界山,卻突然接到命令轉向。

但目的地不是兩界口,而是四方城。

兩界口,人族在空中的戰鬥已經處於劣勢,雖然同品級的人族與地魔戰鬥稍有優勢,但地魔防禦高,想打敗他們也很難。更主要的是,地魔是以多打少,空中的人族漸漸支援不住了。

地面上,人族的防禦還算牢固。但地魔的攻勢源源不斷,洞口始終有地魔像牙膏一樣往外擠、絲毫沒有停息的意思。

隨著人族一個基數的武力儲備耗盡,防守能力頓時下降,地魔的前鋒爬過堆積如山的同類的屍體,已經衝到了陣地,與人族展開肉搏戰。

此時,空中已基本見分曉。兩名九品上巫師落地,其中一名重傷、一名當場身死。其他高品級的參戰雙方,由於升空能力有限,除了鎮守外,紛紛落地。

人族只有鎮守還在空中苦苦堅持、對抗兩名九品圓滿的地魔。

騰出手來的四個九品上地魔從空中對人族陣地進行打擊,戰場形勢頓時逆轉。

戰場上的人族明知必死,但沒有一人逃跑。

戰死也是死,死了是烈士。逃跑肯定也是死,死了還是敗類。而且,雙方的親屬會受到明顯不同的待遇。

不到一個小時,戰鬥結束。

地魔殺死了最後幾個還有戰鬥能力、且不願投降的巫師後,開始清理戰場。

除非對某人有深仇大恨,否則他們不會殺死喪失戰鬥力的巫師,非但如此,還要給高品巫師一定的待遇和尊重。對於沒有直接參與戰鬥的藥師,雖是俘虜身份、卻不逼迫他們投降,但這些藥師必須參與救治,不論敵我。

這些都是人、地、獸之間的戰爭法則,也是巫、道、魔三界的戰爭法則。

戰鬥雖已結束,但洞口的地魔還在源源不斷地湧出,一刻也不停歇。湧出的地魔集結成一個個千人方隊,向外挺進。

目標,四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