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盛武帝姍姍來遲。

富國大將軍楚韓誠涉嫌通敵叛國,西澗連失兩城。

他心急如墳,叫人快馬加鞭的將南幕王從西澗召回。

殿內的臣子們一個個都不敢抬頭,默默揣測著君心,生怕一個行差踏錯,斷送了前途。

只有南幕王和陸錦舟一臉坦然。

盛武帝對著準備行禮的南幕王抬手。

“禮就免了,天嘯乃大昭的第一將軍,此次大敗,我軍士氣受損,還得天嘯擔起這膽子,臨危受命啊。”

盛武帝話音剛落,剛剛還靜謐無聲的朝堂頓時響起了嘈雜的聲音。

“南幕王若是又立了大功,也算是揚了我大昭國威。”

“確實啊。”

“只是,不知道此次陛下又會獎勵些什麼?”

……

不知道哪位大臣多嘴,哪壺不開提哪壺,朝堂之上,又陷入安靜。

盛武帝眼神灼灼的盯著陸天嘯。

陸錦舟蹙眉,父王在外拼命殺敵,回來還要被猜忌。

陸天嘯搖頭:“能為大昭收服失土,是天嘯的責任。”

“天嘯謙虛了,賞賜肯定不能少了。”盛武帝停了片刻:“你是朕的左膀右臂,此次出征,授予驃騎大將軍這個名號最合適不過了。”

“驃騎大將軍?”

“天啊,陛下當真要封?”

“已經封了外姓王,加上從一品的將軍頭銜,這……”

“陸天嘯這勢力是越發的壯大了。”

……

群臣竊竊私語。

陸錦舟的臉上,卻不見喜悅之意,父親被封驃騎大將軍,該是好事,可這將軍確實不好當的。

驃騎大將軍手中抓著整個大昭邊境的兵權,這當然不是因為陛下對陸家無理由的信任,而是如今陛下沒有別的辦法。

不知道過了多久,整個朝堂的議論漸漸平息,大家都不敢出聲。

盛武帝突然緩緩開口:“關於楚氏一門,通敵罪名還未下定論,但兵敗是事實,不知,西幕王有何看法。”

陸錦舟呼吸一窒,陛下此時問父王的意思,便是在逼他表態。

陸天嘯小心翼翼的作答:“楚氏之事,若是真的通敵叛國,便是千刀萬剮,誅九族也不為過,不過悠悠眾口,沒有確鑿的證據,怕引起不必要的動盪。”

“陸大人可是在為楚氏一門說話。”左尚書站出來,義正言辭。

陸天嘯再裝斯文,也是已武將,臉上青筋畢露:“左大人,你在懷疑我的忠心?”

陸錦舟握緊的拳頭鬆了開,帶著幾分不羈道:“陛下,這楚氏讓陛下如此煩憂,不如讓臣把這群罪魁禍首就地正法了算了。”

“天嘯,瞧瞧錦舟,到底是少年心性,就是直接。”盛武帝適時開口,喊了陸錦舟的小字。

“陛下厚愛,從小吃的喝的沒少賞他,才養成他這任性樣子,陛下不要笑話才好。”

盛武帝時而懷柔,時而話裡藏刀,父子兩如履薄冰,臉上卻還得掛著笑。

“陛下,那群賣國求榮之徒在哪兒,臣現在就去,省的有人惦記這禍害。。”

盛武帝看了看旁邊的李公公。

李公公清清嗓子:“陸統領,人在不良人府。”

陸錦舟二話沒說,步子已經往出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