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接收帝皇之力
章節報錯
她們受到的壓制感比武的感知中放大了數十倍,但在此舉之下她們好受了不少,壓制仍在,但至少心神不再被控制。
周天看著五人,微笑地點點頭,在壓制之下幾人選擇了最正確的方法,他感受的到武釋放出的強大意念進入了四人身體裡,或許主要的作用在武身上,但他還是很滿意。
武的意念如同汪洋大海,幾乎沒有窮盡,任血脈的壓制源源不斷的傳來,最終作用於四人身上的實在很少。
周天很欣賞,也很羨慕他的意念,有了一定年紀,但對於修為還是耿耿於懷,若是每種力量都達到頂峰,那麼即使不能永生,此世也無憾了。
與武的對比中,自己明顯還有很大的前進空間,精神力在冥煞境一直停滯不前,意念甚至更遜一籌。
對此,他滋生出了一個想法,意念或許真的對於血脈壓制有一定的阻隔作用,而每突破一重帝皇之力都要承受莫大的壓制,或許精神意念上升到了一定的境界,達到下一重帝皇之力會變得簡單許多。
“捲上的內容苦澀難懂,還是我親自教導你們吧!”過了一會兒周天才道。
五人點了點頭,她們所希望的正是周老親自示範,不然單單看書上的文字和影象,半天也不一定有所進展。
她們的心裡都有一個疑問,帝皇之力怎麼才能在身體裡出現?因為這是關鍵。
但畢竟是剛剛接觸,她們還是表現地很老實,並沒有問出口。
這裡是藏書樓,而且書架列之間的距離不遠,所以動作不能很大。到周天這樣修為的人,隨手一招都能夠將藏書樓夷平,而且,在藏書樓動手是斗真國的禁忌。
周天的神色開始變得嚴肅,未見他有什麼動作,下一刻,淡淡的黃色光芒從他身上亮起,只是貼在他的衣袍表面,但是五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與此同時,周天的眼目煥發威嚴的金色,眉宇之間似乎顯現出上位者的榮光,好像真如天降帝皇。眾人從他的身上也感受到了威嚴的氣息,形同在文字和影象中傳來的壓制感,卻比捲上的更強,因為它更真實。
五人都知道,這就是皇室獨有的帝皇之力了,只是武很稀奇,現在他略微感受到周天的壓制大於《帝皇卷》上的,但他見過的幾次長老們的帝皇之力,都沒有感受到威嚴和壓制感,是實力的底蘊,還是他們並沒用全力?
“用精神力或者意念感受我身上的帝皇之力,不要急於求成,更不要依靠他人,全身心投入。到了一定火候,我會分出一部分由你們來控制,最後嘗試吸收。”周天的話語傳到每個人的耳中。
他的這番話讓五人吃驚了,原來不是在書中學到帝皇之力的掌控,是一位領導者作為帝皇之力的源泉,供應力量。
先驅離開,最早習得這種力量的人又是用何種方法呢?而且周天也是獨自一人領悟而成。
“我知道你們的心中有疑問,現在我告訴你們吧!”周天道。
說著他把《帝皇卷》翻到了最後一頁,並緩緩往前翻,映入眾人眼簾的沒有金光耀眼,存留的只有暗淡無光,若非仔細檢視,很難不被人認為那裡沒有文字和影象。
若仔細檢視,會發現那兒任何記錄的痕跡都只剩下框架,已然沒有了前部分的奪人眼目。
沒有壓制感從上面傳來,連一絲氣息也沒有。
“有導師的情況之下,求學者一般選擇詢問導師,萬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才選擇這種最難的方式,打亂文字或影象的靜止狀態,便有帝皇之力流出,再透過感悟掌握。”周天解釋道。
五人恍然大悟,那些文字,那些影象,都是由先輩的帝皇之力凝聚而成,若非如此,求學者難以憑一己之力頓悟。
本來疑問一個接一個地出現,就像《帝皇卷》的後部分她們確實看不懂,但必定是領悟完整帝皇之力的關鍵,沒有了這部分,修煉者如何能學會完整的帝皇之力呢?但現在,周天的話完全解答了她們的疑問。
她們也不禁暗自慶幸,多虧有周天這麼好的長老在,不然自學要到什麼時候?
文安琪看了武一眼,武卻向她點了點頭,像是再說:“安兒,我會時刻感受你們的情況,不用擔心,其他人我也會隨時注意,你們一旦有危險的情況,我就會出手。”
就像武說的一樣,他的意念離開了四人的身體,卻沒有收回,仍然懸浮在她們的不遠處。即使意念不接觸她們的身體,風吹草動仍然在武的感知之下,這就是融入天地的感知強於一般感知之處,即使她們的一絲微表情也能夠被捕捉到。
周天沒再說話,他所釋放的帝皇之力還只是他的一小部分,所以消耗微乎其微。
突然,他眼神一凝,壓制力陡然增強兩倍,身體表面的帝皇之力已經亮如燭心,完全取代了環境的昏黃之光。
但奇異的是,書架列的兩旁似乎不是普通的木頭製成,彷彿吸收了大量的光線,在他帝皇之力的照耀下,它的顏色逐漸加深,但透出去的亮光不增反減,終究還是少量,潛心靜修的少數長老沒有注意到什麼。
周天並沒有增加帝皇之力的輸出量,只增長了濃密度,但是在幾人的眼裡,在他身體表面的帝皇之力厚實了很多。
不是普通的光芒,帝皇之力的光芒中同樣蘊含一定程度的威嚴氣息和壓制感,映在眾人臉上有明顯的灼辣感。
武靈和文安琪還好,一是實力的底蘊,周天雖然有血脈的壓制以及上位者的威嚴散發,但武靈身具陰陽混沌體,三界共生之體,斗真國已經不存在一種力量威脅到他,何況他還經受了雷法則的淬鍊,比起那種鋪天蓋地的壓力,帝皇之力傳來的真不算什麼。
文安琪的劍神之力傳承上古的劍神,比起真正的神之威嚴,帝皇之力真是小巫見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