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十三回易之獻奇計 王濬破東吳(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十一部第十三回 易之獻奇計 王濬破東吳(下)
話說林易之攜林弦超、林蘭香、林英香從天而降,其神其勇,無法描述。
他們只用不到兩個時辰,就掃除了東吳駐紮在長江天險之畔的一萬二千名陸軍。
此時此刻,王濬趁機與西晉部分陸軍聯合在一起,水陸並進。
他們浩浩蕩蕩,雷霆萬鈞,連下夏口、武昌兩個重鎮。
並順流鼓棹,直搗三山。
東吳軍隊望風披靡,士氣盡喪,潰退而逃。
王濬和林易之的大軍直抵東吳都城建康。
驚慌失措之下,氣急敗壞的東吳皇帝孫皓急紅了眼,他將自己的棺材本全部拿出來了——駐紮在首都建康城裡的五萬御林軍傾巢出動了,攔在了晉軍面前。
然而,等王濬的巨無霸戰艦一出現,吳軍上上下下,個個目瞪口呆了!
可以說,那時候他們一個個瞠目結舌,說不出話來,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
最後,不知道是誰說了這麼一句:
“這麼大的樓船,咱們還打什麼打啊?!降了吧!降了吧!降了吧!”
五萬的吳軍就此繳械投降。
走投無路的東吳國主孫皓只好備下了亡國之禮:
自己赤身露體,反綁著雙手,口含玉璧,手裡牽著羊,帶領太子以及百官素車白馬,向西晉皇帝司馬炎投降。
正是:
王溶樓船下益州,
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頭。
唐·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孫皓一投降,標誌著三國時代就此終結了。
王濬也因此成為了西晉統一戰爭的第一功臣。
奇的是,王濬的小字為“阿童”,正應了林易之卜辭中的那一句:
阿童復阿童,
銜刀浮渡江,
不畏岸上獸,
但畏水中龍。
在進入建康城之前,王濬一再重申軍紀,嚴令部隊不得騷擾老百姓。
進入建康城之後,王濬即迅速地查收了吳國圖籍,封存了吳國府庫,等待朝廷派官員來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