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 第一回 亂世英雄石敬瑭

第十一部之序言:

光憑陰陽的符號,

頂多看出一些近似形象,

很難體會其中妙不可言的道理,

透過周易八卦的卦名和卦義,

才能明白道德實踐的指引。

多加玩味和琢磨,

便知道蘊藏在歷史故事的深處,

那更深一層的心路歷程。

話說石敬瑭乃一位亂世英雄,即後晉高祖,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開國皇帝,父名臬捩雞。

唐景福元年,石敬瑭生於太原汾陽裡,家裡排行老二,從小就沉默寡言,喜歡讀兵法書。

後來,時任代州刺史的李嗣源對他很器重,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李存勖聽說石敬瑭善於騎射,便將他安置到自己身邊。

後來,李嗣源又將他調往軍中,讓他統領自己的親軍精銳騎兵“左射軍”,號稱“三討軍”。

此後,石敬瑭跟隨李嗣源轉戰各地,成為李存勖的一員心腹之將。

後梁貞明二年,在和後梁大將劉鄂對陣交戰時,劉鄂襲擊還沒有列好陣勢的李存勖,軍情著實危急萬分!

石敬瑭立即率領十幾名親軍馳入敵陣,東擋西殺,左衝右突,遏制住了敵人的攻勢,掩護了李存勖後撤。

事後李存勖稱讚他勇猛威武,撫摸著他的背脊說道:

“大將門下出強將,這話不錯啊!”

並頒賜給他財物,又親自送給他酥食,石敬瑭由此而聲名遠揚。

除了救李存勖之外,石敬瑭還多次救過他的岳父李嗣源。

後梁貞明三年,李存勖、李嗣源與劉鄂戰於莘城,李嗣源與石敬瑭陷於陣中,石敬瑭來回輾轉數十里,大敗劉鄂。

之後,石敬瑭又率領他的左射軍和李嗣源一起重整軍隊,將後梁軍隊那是殺得片甲不留。

後梁龍德二年,晉軍逐漸敗退,石敬瑭拔出長劍,殺開血道,用身體保護李嗣源撤退,敵人幹望著他,居然無人敢上前阻擊。

後梁龍德三年,石敬瑭隨李嗣源視察後梁軍陣地楊村寨,部下都沒有披甲,突然敵軍出其不意,用武器掩襲李嗣源,兵刀將要刺到李嗣源背部之時,只見石敬瑭手持長纓衝上前,用力一擊,幾個兇悍的敵人頓時間紛紛從馬上滾落下來,李嗣源才免於一死。

這一年,後唐莊宗李存勖在郵城繼承皇位,改年號“同光”。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之後的歲月裡,這位悍將多次為李家出生人死,立下了赫赫戰功,官職節節高升。

石敬瑭不僅在戰場上救過岳父李嗣源,在遇到政治難題時,他也會為岳父大人李嗣源指點迷津、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