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部第三回 我來也助百姓 姐妹花救英雄(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十四部第三回 我來也義助百姓 姐妹花勇救英雄
話說林易之、林弦超、張俊三個甫一離開張府,“我來也”就從張府的最高之處,迅速地飛躍而下。
他把張俊府凌亂的現場整理了一遍,然後就帶上了張府遺落的大量的金銀珠寶,又飛躍而出。
這一夜,方圓百里的老百姓家裡,都憑空出現了至少一錠銀子。
第二天,城裡及鄉下的老百姓,別提有多高興了。
他們心照不宣:
這從天而降的好事,拜“我來也”所賜。
過了兩天,有十幾只大烏龜身上長出了毛,一百多隻兔子頭上長出了角。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且說有一個姓趙名喚善應的孝子,他信奉“長則尊之,幼則庇之”。
趙善應,字彥遠,出身於皇親貴胄,是宋太宗趙光義的七世孫,為其長子趙元佐一脈,經過北宋末之亂,南遷至饒州餘干縣定居。
南宋建炎(11271130年初趙善應入仕,初為承信郎,歷任修武郎、監秀州崇德、江西兵馬大都監等職。
趙善應是一個特別孝順的兒郎。
父母病了,他曾依藥方,刺血和藥為雙親治病。
年老的母親害怕打雷,每次聽到天空中雷聲響起,無論多早,抑或多晚,他都會立刻趕到母親床榻前探視,生怕雷聲驚嚇了母親。
他曾經在一個特別寒冷的深夜遠歸,到達家門前,隨從準備敲門,趙善應擔心驚醒母親,立即制止,就這樣在自家門前忍凍一夜,坐至天明,直到早上,家裡人從裡面開啟門,他才起身進去。
後來,母親因病去世,孝順的趙善應日夜守在靈柩邊哭泣,直哭到吐血,幾日下來,哀毀骨立,悲痛得身體好像只剩下一副骨架子撐著。
終喪之後,與親友們對談,只要一言及母親,他又會立即淚如雨下;母親生日這天,他也會在家廟裡好一場痛哭。
母親生於卯年,屬兔,他因此終生不食兔肉。父親死於肺病,他以後再也不食動物肺臟。
趙善應雖出身貴胄,但到了他這一代,家境已非常的貧困。
他對雙親既孝順,對弟妹亦呵護有加。
在弟妹沒有添置新衣的時候,他從不先行添置,弟妹已經添置但還未穿,他亦不會先穿。
即使從外得到小如新鮮瓜果這樣的吃食,他也必然鄭重其事地留待與弟妹一起品嚐。
其次,趙善應還是一個“為民者安其居,為官者司其職”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