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王司馬穎在京師作威作福,似乎忘了合夥人“模範哥”司馬顒的功勞。

而“模範哥”司馬顒在行軍途中遭到雍州刺史劉憂的圍攻,久久不能脫身,無力與他計較,只是速召張方還軍長安。

這筆賬,遲早要算的,不過不是現在。

“模範哥”司馬顒恨恨地想。

張方摸透了主子的心,臨行,把一腔怨憤撒向了洛陽城中的百姓。

他劫掠了洛陽宮中男女萬餘人西去,途中乏食,又將這萬餘人殺死,拌以牛羊肉充當軍糧。

被張方搶了這一場,怒吼天尊司馬穎叫苦不迭,遂讓部將石超率領五萬兵馬守衛住洛陽城內外,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自己帶頭在洛陽城進行挨門挨戶的大搶劫,將看著不順眼的官員全部殺死,甚至無緣無故地廢掉了白痴皇帝的羊皇后。

真到洛陽城裡被搶得一窮二白了,怒吼天尊司馬穎這才心滿意是,拍拍屁股,返回了自己的封地鄴城。

他認為,在鄴城,也一樣可以遠端遙控國家政權。

然而,他錯了!

當初開洛陽城門迎他進入了洛陽城的東海王司馬越並不是什麼善茬!

和“模範哥”司馬顒一樣,他也是大奸雄司馬懿的侄孫,屬於王室疏親,為人陰險。

在洛陽相處的短暫日子裡,“陰險帝”司馬越徹底看清了怒吼天尊司馬穎的斤兩,對司馬穎的畏懼之心盡去,趁司馬穎不在,於晉惠帝永興元年秋天,勒兵入雲龍門,公開跟司馬穎叫板,效仿“潛質哥”司馬乂的招數,挾持了白痴皇帝司馬衷,糾合起十餘萬軍隊直撲那鄴城而來。

但他畢竟不是司馬乂,在蕩陰遭遇上司馬穎的大軍,一番惡戰下來,鎩羽而歸。

歷史上將這一場戰爭稱為“蕩陰之戰”。

在這場大戰之中,白痴皇帝被遺棄在亂草之中,臉上中刀,身中三箭,著實狼狽不堪。

最悲劇的還不在此,“模範哥”司馬顒的手下大將張方擊潰了雍州料史劉忱之後,遂趁司馬越後方空虛,長襲洛陽。

司馬越走投無路,只好竄奔自己的封地東海而去。

怒吼天尊司馬穎撿到了大活寶司馬衷,押回鄴城,準備在鄴城繼續搞“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把戲。

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都督幽州諸軍事的王浚聯絡了“陰險帝”司馬越的弟弟東贏公名喚司馬騰的,並邀請烏桓部落的鮮卑族騎兵助戰,共計十萬人前往鄴城討伐怒吼天尊司馬穎。

鮮卑族騎兵極其兇悍,一路連戰連捷,勢如破竹。

怒吼天尊司馬穎大為恐懼。

所幸,他手下有一個匈奴族大將,姓劉名淵,曾經擔任匈奴族五部大都督,見此情形,遂獻計道:

“匈奴族五部騎兵的戰鬥力比鮮卑騎兵更強,不如我回匈奴部的左國城請兵,不日後便回。”

看來,也只能如此了。

怒吼天尊司馬穎長嘆一聲,同意了他的建議。

臨行前,劉淵一再告誡司馬穎:

鮮卑騎兵雖然厲害,但長於野戰而短於攻堅,只要堅守不出,其糧食一盡,自然退兵,千叮嚀萬囑咐司馬穎萬萬不可出城自取滅亡。

然而,接下來戰事的發展態勢,卻事與願違。

究竟又發生了什麼變故?

諸位看官,請聽下一個回合分解。

求推薦票,求打賞,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