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轉,次日王方義和裴明禮相伴來到王府,此時李冶熱情招待了二人,也罷李大富喊來,李大富在王府旗下直接負責的作坊中已經有石灰,造紙,印刷,煤炭,冶鐵等等,其中造紙印刷冶鐵三個最為隱蔽,除了李世民以外的勢力理論上不知道有這個玩意..

李大富拿來用雕版印刷所裝訂好的書籍,遞給二人,分別是文學教材,數學教材。

二人看到書籍頓時驚奇,愛不釋手,太他娘精緻了

以前怎麼就沒有想到用線講這些紙頁裝訂起來呢...開啟書頁,每個文字都是唐楷書,整整齊齊,猶如軍隊般排列有序,更是說不出的美觀...詢問李冶後才知道,哦原來是雕版印刷,原來是講文字反向雕刻在木頭上,用於油墨印刷...這好簡單,自己為啥從來沒有想過這方面事情呢,咳咳比不了啊晉王學究天人....

其中王義方最為驚奇,開啟文學教材,開篇便是《少年說》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少年勝於天下則國勝於天下,少年雄於宇宙則國雄於宇宙

李冶根據《少年中國說》而精簡修改了一部分,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呀,在任何時候都是。少年強則國強!

王方義直接看傻了,左右思考,好有哲理,寥寥幾句道明一個國家興盛之根本,就在於教育,民開智,則國開智,士農工商最說明社會地位了,自己從小寒窗苦讀又為了什麼呢,不就是為了於國實現自己價值,於人傳道受業解惑嗎...這更是自己的初衷啊

後面是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慢慢的王義方開始讀起來,這個三字經有意思,語言精簡,意味深遠。寥寥千字卻包含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主要思想是仁,義,誠,敬,孝等

此刻王方義看到語文教材才明白什麼是真正大學之道,此時也明白李冶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此刻王吧李冶當做知己,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還有晉王所說未來全大唐境內的義務教育,想想就來勁。

此時28歲的王方義立下宏願要為大唐百姓教育崛起為己任,這一生不悔...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之道,在於顯明我們自身本有的光明的性德,在於親近民眾,使人人恢復原本就有的光明的性德,在於讓我們自己和他人都回歸到圓滿的本性中來)

簡單看過了三字經後,拿了數學教材,一看臥槽,這都什麼玩意,一群蝌蚪一般的數字猶如在讀天書一般,翻看全書,不知道小明是怎麼了,這得多無聊啊,一會放水,一會加水,最不明白的是他為啥一邊放水一邊加水,小明腦袋砸了...這要是我的孩子,老子抽死他,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呢,這浪費法,不配做我的兒子哼!,,還有小紅,小強,小方,小剛這這這些人都有各自的奇葩法啊...

但看此時裴明禮,人家就很淡定,甚至無感...

隨後王義方和裴明禮被李大富叫走,這三貨幹啥去了,嘿嘿,學拼音去了....

...

送走幾個貨,書房只剩下李冶和武媚,今天的武媚一襲紅衣,傲人之處不免李冶看的熱血沸騰...奈何李冶慫了...沒有走出哪一步...

千軍萬馬未亂我半分心跳,最後竟敗你淺淺一笑。哎...

血氣方剛的李冶最後走到鄭淑房間,本以為是林蔭小道,其實早已車水馬龍,李冶此時想起了莎士比亞的話,果然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意境,萬物皆可通...

畫船撐入花深處,泉眼無聲惜細流...

至此,李冶開啟賢者模式

一夜無話...

...

次日一早,李冶叫來了溫弼二人,讓他們跟著自己一起入學,當自己學生,嘿嘿,其實考慮到豐恆村的孩子識字率本來有很大詫異,整體文盲比較多,這倆貨多少能幫助同學進步一些...

順便提一嘴,小學規模還算較大的,寬約80丈(240米)長約160丈(480)佔地約等於11.52萬平方米,約佔地170畝左右(按照現代畝演算法,橫跨長安外南郊王村,陳村,趙村,錢村四村。

文學教材《拼音,標點符號等使用說明書》《少年說》《三字經》,《華夏人物誌》

數學教材《數學基礎》(阿拉伯數字,乘法口訣,).二元一次方程式。

(文數必修)大概就這個意思.

李冶想著以後要搞點其他的,比如說體育,畫畫,音樂,物理等等此類的

目前學校外牆建設完成,實際上是兩個長240米的正方形組成的長方形,規劃成南部分和北部分,目前除在中間位置建設的教室,辦公室廁所等類,簡陋,但是大東邊是學校食堂類的部分,很大,基本都是空的...

西邊保衛處,哈哈哈...

....

南側是學校的南大門,第一門。入校便能看到書寫這杜秋娘的一首詩,隨後是旗杆

學校旗幟是李冶設計的,3:2的比例,組成顏色分別是紅,黑,黃,底色是紅色的,圖案是一批黑色帶著小翅膀的小黑馬(原型是龍馬但是龍頭,所以...只帶翅膀),細節之處,小黑馬的頭上還頂著一個黃色星星,大家都有疑問這顆星星為何是五個角,李冶便解釋道符合五行五星之道,也像人之頭部,手腳...(其實李冶想的是五角星分別代表的是中央頭部,和工,農,士,商....)。

說遠了,校旗的寓意是學子皆為黑馬,一飛沖天,是未來冉冉新星,是未來之星,是明亮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