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倚仗(第2/2頁)
章節報錯
甚至諸葛亮比曹操更加全才,《漢書》所載兵家之四勢:
論兵權謀:《隆中對》一出,並且使之一一實現,讓奔波半生,地僅一縣,年近五旬的劉備,短短十一年間跨有荊、益,稱帝建制,諸葛亮憑此直接奠定了中國歷史頂級戰略家的地位。
論兵陰陽:諸葛亮著《兵法二十四篇》及改良八陣,諸葛亮八陣影響後世長達數百年之久。
論兵技巧:諸葛亮長於巧思,元戎連弩、木牛流馬等等,莫不令世人歎為觀止。
論兵形勢:諸葛亮宣稱:“八陣既成,自今行師,庶不復敗矣。”後果如其言,兩軍對壘,陣前用兵,天下無人能敵。司馬懿號稱“制其兵,出奇應變,奄忽若神,無往不殄,雖曹公有所不逮焉。”其西擒孟達,東滅公孫淵,內夷曹爽,外襲王陵,所向無前,天下莫敢攖其鋒。唯有對戰諸葛亮時,被打得損兵折將,灰頭土臉,龜縮不敢出。
兵家四勢,諸葛亮樣樣精通,莫說漢末三國,放眼古今,如此軍事通才,能有幾人?
如果說軍事尚存在一些爭議,治國則毫無懸念,諸葛亮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有了諸葛亮的加入,劉景才有了和曹操一較高下的倚仗,由此不問可知他內心的喜悅之情。
劉景不顧室中旁人,噌的站起來,急問於徵道:“子祥,孔明現在在何處?”
於徵回道:“正在來的路上。諸葛孔明舉家而來,於北津登岸,他手中持有劉(祝)文繡傳信,守津吏在得知他的來意後,不敢怠慢,以車載其前來。”
劉景聽罷當即對桓階、劉修、劉康三人道:“今天就先說到這裡……”話剛說完,便急匆匆走出便坐,站在門外翹首以盼。
桓階、劉修、劉康不禁面面相覷,劉景性情沉深,氣度過人,縱然泰山崩於前亦能不改顏色,何時看過他這般“失態”。
唯有劉修,從蔡升、馬周等人處瞭解一二,知道劉景對諸葛亮有一種異乎尋常的看重。
三人相繼告辭離去,劉景卻渾然不覺,如同望夫石一般佇立在便坐檯階上,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眼簾內終於浮現出一架犢車,轆轆輪聲,徐徐而來。
不等犢車停下,劉景便迫不及待的邁下臺階,來到車前,手挽車轅,呼道:“孔明……”
車廂內隨之鑽出一人,其身量高大,姿容英偉,頭戴綸巾,身著青衫,風儀氣度之佳,世間罕有人及,不是諸葛亮是誰?
“仲達……”看著不顧身份,手挽車轅,神情喜悅的劉景,諸葛亮心頭不覺一暖。兩人雖已分別四年,可兩人的友誼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減退,反而如一罈老酒,越發香醇。
劉景上前攬住諸葛亮的手臂,上下好一陣端詳,他身高七尺七寸,而諸葛亮這幾年身量大漲,已反高出他少許,史書言其“身長八尺”,果然不假。
劉景眼眉帶笑道:“孔明,見到你,我心情之喜悅,簡直難以言說,想必當年世祖在鄴下相逢鄧禹時,也和我現在一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