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有君(第2/2頁)
章節報錯
別駕儘管號稱「半刺史」,可終歸只是百石吏,接待本不該如此隆重,治中親迎,簡直聞所未聞。不過劉曄本就是淮南名士,聲揚江、淮,素有人望。加上他又是曹操親自任命,託以南方之事,連刺史劉馥都不敢視若等閒,就更別提刺史部諸吏了。
望著寬袍博帶,衣冠巍峨,氣度從容的蔣濟,劉曄朗笑著來到蔣濟的面前,說道:「子通,暌
違數載,別來無恙否?」
劉曄與蔣濟同為淮南名士,年齡也相近,自然早有交情。
「比不得子揚在京師,」蔣濟笑了笑,又道:「子揚今得曹公看重,出鎮揚部,隱然方面,日後必將展翼雄飛,青雲直上。」
劉曄緩緩搖頭道:「說來此次歸來,倒是搶了子通的別駕之位,還望子通勿怪。」
沒錯,之前的揚州刺史部別駕正是蔣濟,曹操越權任用劉曄,蔣濟只能讓位,轉任治中。
蔣濟神色澹然地道:「度德而讓,古人所貴。子揚天下奇才,非我所能及,自當讓賢。」
「子通不必自謙,你之才智,獨步江、淮,足以當大任。」劉曄擺擺手,接著又道:「曹公在北方聞劉景未得詔命,擅發大軍,攻打豫章,深以為憂,因此特遣我南下阻之。子通若能助我退卻劉景,必可入曹公法眼,來日跋涉江湖,肅齊吳、越,雖萬戶侯不足得也。」
「還是子揚知我心。」蔣濟為人胸懷大志,常有越江吞吳之意,劉曄一番話可謂深得其心。
在前往刺史部的路上,劉曄向蔣濟問起揚州最新情況。
蔣濟稱劉景在攻下豫章後,並未採取進一步行動,目前仍陳兵柴桑,與周瑜、程普對峙。
倒是半個月前,孫權曾遣使詣合肥,卑辭厚禮求見劉馥,請求劉馥出兵相助。而劉馥認為孫權誠意不足,婉言拒之。
劉曄微微頷首,表示認同,孫權如果真有誠意,就應該將其幼弟送往許昌為質,看來,他還有幾分底氣在,不願受制於人。
劉馥在州部正堂親自接見了劉曄,劉馥乃曹操鄉黨,不過他在出任揚州刺史前,就已旅居淮南多年,和劉曄亦有交集,雙方見面後,相談甚歡。
隨後兩日,劉曄並沒有急於接管州部政務,在稍稍恢復了旅途的勞累後,劉曄辭別劉馥,再度啟程出發,朔江前往豫章。
劉曄除了被曹操任命為揚州別駕,還兼任著朝廷使者一職,負責調停劉景、孫權的紛爭。
又是長達半個月的跋涉,劉曄抵達愁雲慘澹的江東軍大營。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