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翊為人驍悍果烈,有父孫堅、兄孫策之遺風,常有將數萬兵,縱橫天下之念。

初聞劉景舉兵進犯豫章郡,孫翊康慨激烈,屢屢上書請戰。

不過孫權考慮到孫翊性情峭急,又恐其自恃宗室,會對主帥周瑜造成掣肘,且丹陽處於江東之中,乃是江東重鎮,郡將不可輕離,因此沒有同意孫翊之請。

孫翊則認為孫權對肖似父、兄的自己始終心存忌憚,不願讓他執掌兵權,是以深為嘆惋。

然而戰事的發展著實出乎了孫翊的意料,僅僅一個月,豫章便被劉景攻佔,孫賁亦戰死沙場。

如此慘敗下,孫翊得償所願,獲得了領兵出戰的權力,可此時他心裡卻半點也高興不起來。

孫翊雖然渴望建立功名,威揚中夏,但當前的局面卻不是他希望看到的。這一戰敗得實在是太慘了,足以動搖江東的根基,孫翊深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內心豈能不憂?

孫翊焦急如焚,火速派人傳召都督媯覽、郡丞戴員,部曲將徐元、孫高、傅嬰等親信臣屬。

戴員今日休沐,媯覽脫去戎裝,身著便服,低調拜訪戴府。

媯覽、戴員眼下尚不知孫賁已死,豫章已失,只是近日聽聞劉景率軍攻陷柴桑、彭澤等要衝,江東西面門戶洞開,荊州軍順江而下,可直逼丹陽,兩人大喜之下,當即密謀遣使西迎劉景。

只要荊州軍進抵丹陽,兩人便趁機襲殺孫翊,舉兵以應,屆時丹陽群龍無首,必望風而糜。

媯覽、戴員在密室中暢想著美好的未來,這時忽聞孫翊派人相招,兩人不由大驚失色,心跳如鼓,幾乎以為事情洩露了。

兩人強自鎮定下來,畢竟他倆密謀的,是抄家滅族的事情,兩人平日不可謂不謹慎,皆守口如瓶,從未向他人透露分毫,因此斷無洩密的可能。

二人提著的心落回肚中,向前來通傳的孫翊近侍打探原由。

媯覽、戴員儘管不是孫翊嫡系,卻身居文武要職,深得孫翊的信重,近侍雖為孫翊心腹,也不敢無視之,便悉數告知二人。

媯覽、戴員聽罷,面面而視,眼中幾乎難掩驚喜之意。

孫賁坐擁大郡,部眾數萬,不可謂不強大,卻在旬月之間,兵敗身亡,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孫賁自隨孫堅起兵以來,南征北戰十餘載,堪稱江東名將。

誰能想到,孫賁面對劉景時,竟是如此不濟,一戰滅亡。

孫賁一死,孫輔勢難獨存,劉景吞併豫章、廬陵二郡,已成定局,到時劉景挾連勝之勢,進軍丹陽,則大事成矣!

媯覽、戴員強忍喜意,臉上擺出一副憂急的模樣趕往郡府。

對於媯覽、戴員一同到來,孫翊不以為意,毫無避諱的將孫權書信交給二人閱覽,口中抱怨道:「從兄(孫賁)自恃兵眾,失於謹慎,不但自己死於非命,亦令豫章落入楚賊之手。」

孫翊接著又道:「豫章乃江東西面門戶,斷不容有失,二兄(孫權)命我儘快出兵,相助周公瑾,擊退楚賊,奪回豫章。」

媯覽心中一動,出言道:「今豫章大敗,形勢險惡,將軍萬金之軀,實不宜以身犯險,覽不才,願代將軍領兵出征豫章。」

孫翊想也不想搖頭道:「非我不信媯君,然此戰關乎江東生死存亡,非我親自出馬不可。不過媯君之才智謀略,正是我所需要,媯君當隨我一同出戰。」

「諾。」媯覽抱拳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