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本人儒法兼修,文武雙全,若只當個內郡太守,就不免有些屈才了。

豫章儘管不如南郡富庶,卻是身處前線,只有在這裡,徐庶才能完全發揮出自身的能力。

徐庶亦是不甘平凡,勇於任事之人,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命。

而廬陵太守,劉景則屬意零陵郡丞嚴肅。嚴肅獄吏出身,治政嚴猛,執法清刻,代劉景治理零陵郡近三載,期間束豪強、治民生、鎮蠻夷,成績斐然,連續兩年政為荊南第一。

也就是說,不管是長沙的劉瑍,武陵的劉承,還是桂陽的桓彝,僅就治郡而言都不及嚴肅。

如果不是廬陵在未來的江東戰略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劉景根本不會將嚴肅調離零陵。

徐庶、嚴肅二人皆允文允武,精於申韓之術,以法治下,劉景選擇這兩個人出任豫章、廬陵太守,顯然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江東之患,莫過於山越,即便到了東吳末年的時候,還曾被山越一路打到國都建業近郊,這在曹魏和蜀漢是不可想象的。

劉景熟知歷史,知道像東吳一般,一味嚴猛,並不能解決山越問題,反而讓自己陷入到無盡的麻煩中,不得不將大部分精力虛耗在內部,再無力進取中原。

當然,也不能一味寬仁,《書》雲:“蠻夷猾夏”,《詩》稱:“戎狄是膺”,對付桀驁不馴的蠻夷,如果過於優容,只會使其失去敬畏之心,百害無益。

治理山越,一味嚴猛與一味寬仁皆不可取,惟有寬猛相濟,恩威並施,方能馴服山越。劉景如今麾下人才濟濟,但現階段徐庶、嚴肅是最適合的人選。

劉景沒指望徐庶、嚴肅二人能為他徹底解決山越問題,因為那不現實,只要能夠讓山越安分守己,不為叛亂即可。

“拜見明府君……”

徐庶在南郡時,治瘟疫、撫百姓、平盜賊,甚有威惠,身上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徐苗等人急忙斂容正冠,俯身拜見。

“諸君不必多禮……”徐庶態度和善,好生勉勵了一番。

隨後諸葛亮與徐庶在眾人的擁簇下,透過鬆陽門進入南昌。

距松陽門不遠,赫然可見一株參天古樹,此樹乃樟樹,樹幹之粗大,需要十幾二十幾人才能合抱,高度亦達到了驚人的七八丈,比之南昌城牆還要高出許多。枝葉也是極其繁茂,樹蔭遮蔽之處,有數畝之廣,遠遠望去,猶如一把撐開的巨型綠傘。

此樹就是聞名遐邇的南昌古樟,相傳,豫章(郡)之名,就取自此樹。諸葛亮時隔多年,再次見到此樹,仍不免感慨其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