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下馬威(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景自己哭不出來,其麾下群臣的反應,也同樣略顯冷淡,只有李嚴、向朗、韓暨等原荊州官吏,默默為劉表流了幾滴淚。
站在劉表的棺柩前,劉景心道:“‘人五十不稱夭’,你年過六旬,有名於天下,為士之領袖,亦據土萬里,權傾一方,也算不負此生了。”
弔祭完劉表,劉景從靈堂出來,被劉琮引入別室。
剛一落座,劉景便開門見山地對劉琮道:“仲玉今奉印綬以歸,然江夏、章陵、南陽猶未歸服,還需仲玉寫信勸導之。”
“諾。”劉琮應道,隨後說道:“眼下章陵太守黃射正在江夏,其父江夏太守黃祖,先君之心腹,得蒙殊遇,父子俱為郡守,榮寵冠絕江、漢。我書信招之,黃祖必率眾歸降,屆時江夏、章陵二郡,傳檄可定。”
“至於南陽……昔日董卓及其黨羽暴虐關中,人民流散,由武關入南陽避難者,十萬餘家。今三輔稍定,關中民紛紛北返,但仍有數萬家滯留南陽。”
劉琮說到這,頓了頓,道:“其等久與羌胡接觸,頗染胡風,賤禮義而貴勇力,貧則為盜,富則為賊,南陽百姓,深受其害。先君在世時,亦不能禁,唯有采取懷柔策略,籠絡流民渠帥,假借他們之手以治關中民。”
劉琮最後說道:“流民渠帥素來桀驁,未必會聽我命令,將軍欲得南陽,當先壓服其等。”
劉景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二人所說的南陽,僅指南陽郡西部,北起武關,南至山都。
眾所周知,南陽乃世祖光武家鄉,號為“南都”,有縣三十六,城池過百,巔峰之時,人口多達兩百四十餘萬,乃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大郡,其雖名為郡,實則相當於一州。
經過多年的動盪,如今南陽郡已一分為三,以郡治宛縣為界,宛縣以北,乃曹操控制區。
宛縣以南,以新野為中心,劉表單獨劃出,另設章陵郡。
宛縣以西,以南鄉為中心,北起武關,南至山都,共計十一縣,這便是目前荊州控制下的南陽,無論土地抑或人口,比起全盛時期縮水了大半,再不復昔日光景。
不過劉景心裡卻極為重視南陽,首先那數萬戶關中流民,無論編戶為民,還是收其精壯,以供驅馳,都將讓自己獲益無窮。
其次,南陽可通往關中。荊南地處南方,向來缺少良馬。
而關中與涼、並邊陲接壤,馬匹易得,官渡之戰前,韓遂、馬騰等關西諸將一次就向曹操獻馬兩千餘匹。
劉景完全可與韓遂、馬騰互市,用關中急需的糧食、鐵器,換取戰馬、耕牛、毛皮等物。
如此,用不了幾年,劉景就能組建起一支頗具規模的騎軍。
當然,首先要先降服關中流民渠帥,不然一切都無從談起。
此事對劉景來說倒也談不上難,自他崛起以來,數年間收編了數以萬計的荊州降軍,其中關中人不在少數,其將校原本便是關中豪強、流民渠帥,這些人,將成為劉景掌控南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