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旦時分,劉景準時醒來,兩世靈魂,令他精神異於常人,每天只睡兩個半到三個時辰,也就是五六個小時即可,因此即便每天睡得很晚,也能早起無礙。

劉景從蚊帳中鑽出,披衣來到窗邊,支起窗,頓時一股帶著泥土花草的清香氣息撲面而來。

此時雖破曉在即,但天空烏雲密佈,雨瀟瀟,霧朝朝,天地間灰濛濛一片,不見明朗。

忽然,劉景眼神一凝,只見一名身披蓑衣的軍士大步來到庭院外,和守門侍衛說著什麼。

隨即侍衛反身匆匆來報,有人自稱是平賊校尉蔡勳部曲,隻身來到津鄉大營外求見。

劉景聽罷不由揚了揚眉,蔡勳不僅是蔡瑁的從弟,亦是其左膀右臂,負責鎮守北門,劉景近來主攻北城牆,沒少和他打交道。

蔡勳派人前來求見,說實話著實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不過其目的並不難猜,無非是來請降。螻蟻尚且偷生,更別說人了。

劉景對此頗為重視,召見此人的同時,又遣人通知諸葛亮、徐庶、蔣琬、鄧芝、李嚴等人。

諸葛亮住所離得最近,是以最先到達,劉景和他簡單說了一下情況,這時其餘人亦陸續趕到。

不久,蔡勳使者被侍衛引領著進入前堂,對著劉景伏地拜道:“小人蔡寶,拜見將軍。”

劉景毫無架子,和顏問道:“足下所為何來?”

“小人此次乃是奉家主人蔡勳之命,特來向將軍請降。將軍當世英傑,才明勇略,非人敵也,江陵雖有金湯之固,亦難擋將軍兵鋒。家主人心慕將軍久矣,常恨不能為驅使……”蔡寶能夠擔任使者,自然是能說會道。

“如今江陵城中疫病肆虐,軍民死者不計其數,而劉南郡、蔡軍師卻無動於衷,猶不肯降,家主人不忍見城中生靈塗炭,願為將軍內應,開門獻降。”

劉景忍不住皺起眉頭,他雖知江陵城中滋生疾疫,卻不知道已經如此嚴重,歷史上荊州就是瘟疫的重災區,很多三國豪傑都是因為染上疾疫,壯年暴亡。

劉景當即詢問城中具體情況,蔡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劉景正容道:“蔡校尉知曉順逆,棄暗投明,智者之舉也。蔡校尉及時反正,使得江陵百姓免遭塗炭,可謂功德無量。”說罷,便讓人帶蔡寶下去休息。

蔡寶退下後,劉景扭頭看向諸葛亮,問道:“孔明,你認為蔡勳請降,是否出自真心?有沒有可能是蔡瑁故意設下的誘敵之計?誘我軍入城,半渡而擊?”

“蔡勳應是誠心歸順。”諸葛亮沉吟一聲道。“今北軍困守孤城,外無援兵,內生疫疾,軍心動盪,危若累卵,此時此刻,蔡瑁絕不敢放我軍入城。”

徐庶輕輕頷首,道:“的確,眼下江陵形勢,已經沒有施展計謀的餘地,我軍一旦入城,恐怕北軍立刻就會不攻自潰。”

李嚴卻想到了另外的可能,出言提醒道:“江陵內外交困,陷落不過是早晚而已,蔡瑁此人,向來自私自利,必不會與江陵共存亡。這有可能是蔡瑁故意拋給我們的誘餌,誘我軍入城,從而趁機突圍,將軍不可不妨。”

“正方所言有道理。”劉景點點頭,確實有這個可能。不過無論蔡瑁是不是有意藉機突圍,自己都要分兵把守江陵城外各個要道,以免蔡瑁等人脫逃。

李嚴又道:“江陵東、北方向有我軍大營,而南面則臨江,因此蔡瑁等人最有可能從西側突圍,將軍當設重兵嚴加盯防。”

劉景不由失笑道:“有正方在,蔡瑁簡直插翅難逃。”

因為有蔡勳作為內應,攻佔江陵幾無懸念,所以白天劉景並沒有再不惜傷亡,猛攻江陵。當然他也沒有閉營不戰,以免引起蔡瑁的懷疑。

看著潮水般退去的劉景軍,蔡瑁眼中不禁閃過一抹疑惑,今天南賊似乎戰意不強,幾次攻勢都頗有些虎頭蛇尾,莫非經過連續不斷的攻城血戰,南賊終於也有些受不了了?

蔡瑁心態放鬆下來,注意力轉到身旁的蔡勳身上,問道:“咦,怎麼沒看到蔡寶?”蔡寶是蔡勳的家奴,平日從來不離蔡勳左右,所以蔡瑁才有此問。

蔡勳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故意苦著臉道:“蔡寶昨日晚上腹瀉不止,也不知是不是染上了疫病,我讓他在舍中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