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怒吼(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陽處於襄陽、江陵之間,溝通南北,位置至關重要,不容有失,只是目前襄陽城中僅剩萬餘兵,就算調回馳援黃祖的王威部五千人馬,也不到兩萬。
雖然知道奪回當陽的希望不大,但劉表還是在王威部歸來後,拼湊萬人,以王威為正,張允為副,督軍南下攻打當陽。
蔡升率三千人據城而守,荊州軍連攻二十日,至五月中旬,當陽仍舊固若金湯,而荊州軍死傷無數,士氣低落,無心再戰,王威、張允乃乘夜撤軍。
五月十八日,劉景親至津鄉渡口,迎接諸葛亮等人的歸來。
此時距離諸葛亮等人攻下夷陵,擊敗張允,已過去一月有餘。
在覆滅張允之軍後,諸葛亮不久即率軍入三峽,以秋風掃落葉之勢連克秭歸、巫縣二縣。
至此,江陵以西枝江、夷道、佷山、夷陵、秭歸、巫縣六縣,悉歸劉景所有。
算上當陽,以及劉景新近佔領的華容,南郡南部十縣,劉景已得八縣,只有江陵及地處偏遠,且緊鄰江夏的州陵尚未拿下。
諸葛亮、甘寧一登岸,劉景立刻迫不及待的上前,挽起二人的手,笑道:“孔明,興霸,你們辛苦了,我已命人在津鄉大營準備酒食,饗勞將士……”說罷,劉景望向諸葛亮身後一人。
此人身量高挑,長方臉,兩腮無肉,腮骨刀削般直下,眼神銳利,鼻樑有勢,予人強勢之感。不出意外,當是李嚴無疑。
果然,諸葛亮為劉景介紹道:“將軍,這位便是夷道長李嚴李正方。李正方明於方略,才幹超群,實乃荊楚之俊傑。”
李嚴伏拜道:“李嚴拜見將軍。”
“正方不必多禮。”劉景含笑扶起李嚴。
歷史上李嚴曾先後侍奉劉表、劉璋、劉備,數易其主,卻能越混越好,從一介微末小吏最終混成與諸葛亮並列的託孤大臣,絕對算得上三國難得的人才。
只是此人有才無德,先是慫恿諸葛亮受九錫,進爵稱王,接著又不願北伐,反而請求割讓益州東部五郡作巴州,自領巴州刺史。最後更是在諸葛亮北伐時拼命扯後腿,致使四伐大好局面下功虧一簣。為人處世,失敗到連鄉人都不願接近。
不過劉景並不會因此就不予重用,其麾下已經有了和李嚴同傳的魏延、廖立,以及尚未長大的寇(劉)封,不差李嚴一人。
劉景有十足的自信壓制他們,使他們安於職守,施展才能,而不敢像歷史上那般恣意妄為。
“正方吏能之名,我亦有所耳聞。”劉景問李嚴道:“不知正方可願入我將軍府為參軍?”
李嚴肅容答道:“承蒙將軍看重,嚴願為參軍。”
參軍即參軍事,本參謀軍務之稱,只是將軍府的屬吏。而李嚴則是執掌一方的百里侯,由夷道縣長改任參軍,看似降職,實則不然。參軍位卑,卻是劉景心腹,實非小小縣長所能比。
劉景簡單為李嚴介紹了一下將軍府眾人,如同為參軍的鄧芝,主簿蔣琬,右司馬徐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