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策(第2/2頁)
章節報錯
交還蒯越、劉磐的屍首,不但可以獲得仁義之名,亦可動搖北軍軍心,可謂是一舉兩得。
“劉君真乃仁義君子也。”王彊不動聲色地拍劉景馬屁道。
劉景又補充道:“另外再額外送一副空棺,上刻蔡瑁之名,算是回報之前木盒之辱。”
戰前蔡瑁送木盒之舉,劉景雖未像劉宗那般恨其入骨,必欲殺之而後快,可如今有這樣的機會,他自然不介意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好好惡心一下蔡瑁。
“諾。”王彊肅拜應道。“小人定會將空棺交於蔡瑁之手。”
就在兩人談論到蔡瑁時,恍如喪家之犬一般的蔡瑁藉助湘水大溢,山洪暴發,僅一日便航行了百餘里,順利逃至衡山鄉。
湘水上游的酃縣慘遭洪水吞沒,下游的衡山鄉亦無倖免。
橫山鄉鄉民之前大半都被劉景遷走了,沒走的也躲入山谷之中,幸運的躲過了一劫。
不過蒯祺率領的營兵就沒有那麼好運了,因為駐紮的營地地勢不高,直接被洪水沖垮,所幸人員傷亡不大,蔡瑁抵達時,蒯祺正率領士卒在山谷重新紮營。
發現蔡瑁等數十戰船到來,蒯祺初時還以為是按慣例來巡邏的,並未太過在意。
自從前些時候荊州軍輜重船隊遭到荊蠻的襲擊,駐紮在衡山鄉的駐軍輕敵追擊,反被荊蠻伏擊,死傷過半,不僅蒯祺被派到衡山鄉接手爛攤子,蔡瑁亦屢屢派遣戰艦來衡山鄉巡邏。
但當蒯祺看到狼狽不堪的蔡瑁,心裡頓時“咯噔”一下,意識到荊州軍必是發生了大事。先前營地被洪水淹沒,他亦不免為酃縣的荊州大軍感到憂心,然而他認為己方水軍船艦眾多,就算營地遭到洪水襲擊,也能及時脫險,莫非,事情並不如他所想?
蒯祺強自鎮定,口中連珠發問道:“軍師為何來此?又為何如此惶急?發生了什麼事?”
蔡瑁腹稿打了一整天,可是面對蒯祺的提問,他腦中一片空白,一時竟不知該如何開口。
蒯祺見蔡瑁躊躇不言,心中更急,再度問道:“軍師為何不答?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蔡瑁深深嘆了一口氣,聲音無比低沉地回答道:“我軍先為山洪所害,後為景軍所攻,水步軍數萬之眾,能脫離險境的,僅你眼下看到的這幾十條兵船。”
蒯祺只覺大腦“嗡”的一聲,登時傻在了當場,最壞的事情發生了,良久,蒯祺顫聲問道:“長史……不知我叔父何在?”
蔡瑁再度嘆了一口氣,說道:“前時攻城作戰不利,異度一時急切,失了方寸,竟不惜親自冒險,於陣前督戰,結果慘遭景軍賊子偷襲,身負重傷,幾乎喪命。昨夜洪水來勢兇猛,以異度的傷勢,恐怕不能保全。”
“我叔父受了重傷?”蒯祺怔怔地看著蔡瑁。衡山鄉處於臨湘與酃縣之間,對荊州軍極其重要,不容有一點閃失,蒯越怕他因自己的傷情而分心,是以並沒有告訴他自己身受重傷的訊息。
蒯祺少年喪父,是叔父蒯越將他撫養成人,並視若己出,得知叔父恐有喪命之危,蒯祺憂急之下,不禁留下了兩行眼淚。
蔡瑁亦不免傷感,去年一戰,他總族昆弟死亡五人,今年又死了數人,蔡氏一族年輕一代都快死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