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心絞(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景免去了正旦縣吏朝賀之禮,這已經是他連續第二年這麼做了。縣吏忙碌了一整年,難得有休息的機會,劉景不忍心他們正旦佳節來回奔波。不僅如此,他又額外給了縣吏三天假期。
而他也早早帶著鄧瑗和劉旂,離開官舍,回到家中過節。
“阿央、阿央……快叫我,姑……姑……”劉饒抱著劉旂坐在一個火盆旁,小巧的瓊鼻幾乎貼在侄兒嬌嫩的臉蛋上。
劉旂“啊”了幾聲,伸出有力的小手,想要推開劉饒的臉,然而他一個嬰兒,力氣又怎麼能比得上成人,劉饒用手牢牢攥住侄兒亂舞的小手,繼續誘導道“阿央,快叫,姑……姑……”
劉旂瞪著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含糊的道“姑……姑……”
劉饒大喜,忍不住向眾人炫耀道“哈哈,阿央叫我了。”
按照虛歲的演算法,劉旂已經兩歲了,實則出生還不滿十個月,能夠準確說出的話有限,不外是“父”、“母”、“姑”。
至於劉旂為何會叫姑姑,自然是劉饒三天兩頭就跑去官舍看望小侄兒。劉群從小就是在她魔掌下長大的,如今輪到劉旂了。
劉群在一旁看得很是羨慕,他也想阿央叫他“兄”,可惜阿央現在還不會說這個詞。
鄧瑗和賴慈並肩坐在一張長榻上,談論著慈幼居之事,兩人目光偶爾瞥向劉饒,不禁莞爾。她們嫁入劉家時,一個十六、一個十七,而小姑都十五歲了,還是這般天真浪漫,像個孩子,也難怪劉景不著急將她嫁人。
這兩年長沙中北部流民為避禍不斷南下,湧入酃縣境內,其中自然不乏孤兒,如今慈幼居中撫育的孤兒,已達四百餘人。
慈幼居有屬於自己的耕地,不需為食物費心,另外每年酃縣士民捐款可達數十萬錢,因此慈幼居就算不靠縣寺,也能生存。
劉景獨自坐在書室,手中拿著一封書信,臉上露出若有若思的神情,這封信是劉祝送來的,信上說張羨身患病重,大限將至。
這個訊息應該不假,因為歷史上張羨便是死於今年,即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前世劉景臨終之際,重讀《資治通鑑》,最後的記憶片段便是“張羨之死。”
一晃,都快五年了……
張懌比之張羨,威望、能力、手腕……都遜色太遠,歷史也證明了,他守不住臨湘。
接下來,就該輪到他直面荊州軍的壓力了。
說實話,劉景的實力,相比於兩年前,又有了極大增長,水軍、步軍,皆達到了萬人規模。
兩年前,劉景只能庇護於張羨的羽翼之下,靠伏擊打退荊州水軍。現今,劉景認為自己已經具備了和荊州軍一戰的底氣。
劉景將書信摺好收入懷中,起身離開書室,進入廳堂。
劉景視線掃過堂中眾人,皆是一副其樂融融的模樣,唯獨繼母張氏,坐在榻上,鬱鬱寡歡。
原因自然是與劉和有關,由於酃縣與耒陽距離不算遠,因此大半年沒見兒子的她,有意招劉和回家過正旦,此事卻被劉和以“專心學業”為由婉言拒絕了。
繼母張氏過節時更加想念兒子,便成了這副長吁短嘆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