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景知道劉表絕不會答應他的要求,他本來也沒指望劉表答應,送走賴恭後,劉景繼續戰爭前的準備工作。
其中任務最艱鉅的,無疑便是北方難民的安置,因為酃縣不久之後就會成為戰場,是以北方難民不能留在酃縣縣城附近,要麼沿著承水向西進入零陵郡,要麼沿著耒水向南進入桂陽郡。
至於酃縣的大後方鍾水、平陽二鄉,則主要收容酃縣本地人,加上這幾年陸續安置了數萬難民,人口直接逼近了十萬大關。
劉景以零陵太守的名義,令零陵諸縣收留長沙難民,幾乎沒有人敢違逆他的命令。
桂陽那邊就不行了,從郡府到諸縣,紛紛以各種理由推脫,只有耒陽在盡力接收難民。這還是因為他和桓彝有著特殊關係。
對此,劉景也是無可奈何,要不是如今形勢不允許,他都想直接派兵強行送桓彝上任了。
劉和整日跟著桓彝奔走縣中,安置難民,一直忙到五月份,入境的難民日漸減少,劉和便向桓彝提出請辭,準備返回酃縣。
此事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劉和早就有回酃縣的打算,只是先前請示沒有得到劉景的同意,才不得不暫時按下心思。桓彝問道:“仲達知道嗎?”
劉和緩緩搖頭道:“兄長不知情,這是我自己做的決定。”
桓彝面有遲疑道:“仲達曾與我寫信談及,大戰一起,便將母、妻送來,你這時回去……”
劉和不慌不忙道:“桓師和兄長乃是莫逆之交,必會善待母親、嫂子,我在與不在,都一樣。”
“這是自然。”桓彝輕輕頷首,道:“正好明日鐵官有一批鎧甲、兵器,將要運往靁縣,你明日可隨船同校”
劉和點頭稱“是”,接著下拜道:“自弟子去年拜入桓師門下,攻讀《左傳》,雖限於自身愚鈍,亦感學識大有長進,桓師敦敦教誨,弟子必定銘記於心,終生不忘。”
桓彝正色道:“文義雖非博士之才,然當今下大亂,四海土崩,白首窮經,於國家何用?不過……《左傳》有益我輩,文義平日不妨多多諷耍仲達雖然讀書不求甚解,可是這些年來卻始終手不釋卷,文義當效之。”
“諾。”劉和鄭重應道。
傍晚下職,劉和應邀前往官舍,與桓彝一家人共進晚餐。次日,劉和與宋錦收拾行囊,時隔一年有餘,踏上返家之途。
劉和此番回家由於是自作主張,沒有提前通知家人,所以當張氏坐在家中,對兒子心心念唸的時候,猛然看到兒子出現在自己的面前,當場便愣住了。
“阿母,兒子回來了……”劉和徑直來到母親案前,俯身拜道。他從到大,從未與母親分離,這一次一走就是一年有餘,一時情難自禁,落下淚來。
“阿若……”張氏急忙而起,險些撞翻身前案几,她奔至兒子面前,一把將其擁入懷中,涕泣如雨,一張傅粉的圓臉,頃刻間就沖刷出一道道淚痕。
劉饒得到奴婢稟報,匆匆趕來堂中,平劉和的身上,“阿兄、阿兄,你回來了……嗚嗚嗚……”
母子三人半才收淚,張氏上下不住打量劉和,束髮之年,正是身高長得最快的時候,一別載餘,兒子身高竄了一大截,之前還和她相仿,而今已有近七尺,恍如大丈夫,縑巾青袍,身佩長劍,英姿颯爽,愈發與亡夫肖似,張氏是越看越覺歡喜。
歡喜過後,張氏心中不禁生出疑惑,問兒子道:“對了,阿若,你怎麼回來了?是仲達讓你回來的嗎?”
“是我自己決定要回來的。”劉和心翼翼道:“如今北軍南下在即,兄長處境艱難,我在耒陽,每每念及於此,便再無心思讀書,因此作別桓師北歸,欲助兄長一臂之力。”
“混賬!”張氏聞言立時勃然大怒,她沒想到兒子膽子居然如此之大,大戰一起,死者千萬,連劉景都未必能夠保證安全,更何況他人。訓道:“這事是你一個黃口孺子能夠參與的嗎?”
劉和在外歷練一年有餘,早已不是過去那個在母親面前唯唯諾諾的少年了,他辯道:“在阿母眼中,我仍是一個黃口孺子,可阿母當知,我在耒陽已經出仕,桓師亦讚我有才力。我就算不能上陣殺敵,亦可留在阿兄身邊,為他端茶倒水。”
張氏微微一怔,眼前的這一幕,似乎似曾相識,不是指兒子的話語,而是他的神態……
張氏想了想,恍然大悟,原來兒子此時的神態,竟與當年遊學歸來的劉景有三分相似。
張氏心中大喜,她對劉景的感情十分複雜,但毋庸置疑的是,劉景乃她平生以來見過的最為出色的人,兒子哪怕只與他有三分相似,張氏便心滿意足了。
當然了,心中喜歸喜,這並不能改變張氏的想法,她仍是不贊成兒子留在酃縣,置身險地。
日落時,劉景帶著鄧瑗、劉旗歸家,劉景並沒有責怪劉和自作主張,攬著他的手臂笑道:“阿若隱然有大丈夫的氣象了。”
劉和聲道:“阿兄,你不會怪我不聽你的勸告吧?”
劉景搖頭道:“你有你的想法,為兄豈能見怪。不過,我還是要,你真的不該回來。”
張氏在一旁冷笑道:“如何?我就仲達必然和我一樣。”
見劉和著急欲言,劉景抬手阻止,又道:“阿若別急,聽我把話完。你的事情,公長來信多有談及,他也認為你不適合繼續留在他身邊研讀經書。但是,你同樣也不適合在我身邊,此戰結束後,我會對你有所安排。”
劉和遲疑了一下,點頭道:“好,我聽阿兄的。”
張氏暗暗一嘆,她口水都幹了,亦不能令劉和改變心意,而劉景卻是三言兩語就解決了。
此事一了,家中氣氛頓時就輕鬆起來,劉和一把抱過劉旗,不住逗弄,讓他喊自己“叔父”,他離家時,劉旗才滿月不久,如今已經可以滿地跑了。
劉和沒抱多久,便被劉饒劈手奪走,劉旗也樂得投入姑姑的懷抱,“咯咯”笑個不停。
看著眼前溫馨的一幕,大大舒緩了劉景近來的疲憊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