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軍依照蔡瑁的命令,以大艦相接,連成浮橋,可是卻難以抵岸,士卒還要換乘小船。

在此期間,劉景軍的箭矢一波波襲來,荊州軍還沒有摸到岸邊,就付出了十分慘重的代價。

除了如飛蝗般的弩箭,更有令荊州軍將士非常畏懼的火箭。

劉景軍的陣地前,以涼州人為代表的弓箭方陣,士卒搭上纏著油脂布料的長箭,一名士卒手持火炬,從左至右,依次點燃。

“放……”

羌胡阿僕身高八尺餘,體壯如山,隨著他的一聲令下,火箭瞬間離弦,如同流星火雨一般飛往湘江。由於箭桿纏有油布,又被引燃,火箭通常難以射遠,不過此時荊州軍的船艦距離南岸頗近,倒也無需擔心射程的問題。

“放……”

短短片刻工夫,第二輪火箭就衝上了天空,接下來是第三輪、第四輪……

由此便可以看出弓箭的可怕,這還是因為火箭多了一道點火的工序,若是換成普通弓箭,速度還能再加快一倍不止。

由於荊州軍船艦相連,一船著火,前後皆遭殃,為本就困難重重的登陸,更添了幾分險阻。

蔡瑁一臉鐵青,他所謂“連船成橋”的登陸之法,算是徹底失敗了,不但沒有達到目的,反而為對方火攻創造了便利。

這個劉景,彷彿是他的剋星一般,開戰以來,他就感到處處吃癟,沒有一處能逞心如意。

望著岸上陣列森嚴的劉景軍,蔡瑁心裡不禁對此戰的結果生出了些許悲觀之意。除非前軍的蔡中能夠儘快擊潰對手,從而回援,與後軍分別從兩翼,配合他夾擊劉景軍,不然此戰難勝。

破賊校尉習珍立身於一座樓船的船首,眼見麾下部曲前仆後繼,卻一批批倒在登陸的途中,他此刻的心情,可謂是與蔡瑁如出一轍,年輕而英朗的臉上,充滿了對此戰的憂慮。

習珍是襄陽大族習氏子弟,祖上乃本朝初期的襄陽侯習鬱,其當年追隨光武帝劉秀,周旋於左右,累建功勳,歷官黃門侍郎、侍中,後拜為大鴻臚,錄其前後功,封為襄陽侯。

習氏至今仍然生活在襄陽城南十四里的襄陽侯邑城內。

習氏乃是正正經經,以經學傳家計程車族,作為嫡系子弟,不走仕途,卻選擇從軍的習珍,在習氏族內,無疑是一個異數。

若是放在幾十年前,習珍必會被族中子弟所輕,認為他投身軍旅,乃是自賤其身。

然而如今已是大亂之世,大族已經慢慢改變了態度,當然,接受歸接受,兵子在家族中卻是沒有什麼發言權。百镀一下“舉漢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