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樓船(第1/2頁)
章節報錯
荊州水軍樓船、艨艟、鬥艦、舸船……首尾相接,相軋而下,舳艫幾乎鋪滿整個江面。
荊州水軍一經出現于衡山鄉水域,立刻引起了衡山鄉民的極大震恐,膽小者第一時間躲回家中,膽大者則臨江張望,在所有人的印象中,湘江上似乎從來沒有出現過如此龐大的艦隊。
蔡瑁乘坐的座艦,乃是一艘高大的樓船,其上建樓三重,列女牆、戰格,樹幡幟,狀如城壘。
對於樓船來說,長江才是最適合它縱橫馳騁的戰場,浮於湘江,不免給人大材小用之感。
蔡瑁為人素以奢靡著稱,因此其座艦樓船,雕鏤彩飾,其上覆以青色篷蓋,張以絳色帷幔,就連桅檣、槳櫓,亦繪有紋彩,遠遠觀之,恍如水上宮室一般。
只是,威風是威風了,然而一旦發生戰鬥,其立刻就會成為敵人的目標,進而遭到圍攻。古語有云:“將軍不敢騎白馬,蓋懼其易識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過蔡瑁顯然並不為此擔心,他認為自己麾下的水軍,乃是天下第一,無人可敵。昔日長沙水軍尚在時,他視之如魚肉,任憑宰殺,而今長沙水軍已被他覆滅,湘江之上,空空蕩蕩,再無對手,就更不可能擔心了。
樓船停靠于衡山鄉的渡口,蔡瑁從船上下來,便見到十餘名身著黑色吏服的鄉吏,帶領鄉中士民,牽牛持酒,前來迎勞。
這也算是一種從古流傳至今的軍民相處潛規則,即一方出錢買平安,一方得惠不擾民。
當然了,這一般多是指“仁義之師”,正所謂“賊過如梳,兵過如篦”,豈是妄言?
蔡瑁當先開口道:“我乃鎮南將軍軍師、南郡太守蔡瑁蔡德珪,此次奉將軍之命,南下討伐零陵、桂陽之賊。”
劉表乃宗室儒人,雍容君子,素以寬厚仁義自居,此番出兵荊南,志在一統荊州,因荊南士民不附,更要收買人心。出兵之前,劉表一再叮囑蒯越、蔡瑁,在討伐張羨時,儘量約束士卒,不要侵害荊南百姓。
蔡瑁性格驕橫自喜,卻也不會故意違背“妹夫”的意願。
衡山鄉嗇夫見蔡瑁態度還算和善,不禁稍稍鬆了一口氣,當即率領吏民,俯身而拜道:“下吏……拜見蔡南郡……”
“諸君不必多禮。”接著蔡瑁漫不經意地問道:“我聽說,衡山鄉之前為劉仲達所佔?不知這訊息是真是假?”
鄉嗇夫心裡不由“咯噔”一下,硬著頭皮回道:“呃,去年郡中生亂,流民遍地,盜賊滋生,衡山鄉隸屬於湘南侯國,孤懸於外,勢單力薄,深受滋擾。
明廷……劉君……不忍見衡山百姓受此苦難,便派遣一支兵船駐紮於此,驅逐盜賊,保境安民,我等能夠在亂局中保得周全,皆賴劉君之功。”
“哦?”蔡瑁臉上似笑非笑道:“聽足下這麼一說,劉仲達不僅無過,反而有功了?”
鄉嗇夫豈能聽不出蔡瑁語氣中的諷刺之意,心裡不由叫苦不迭,強自鎮定地道:“下吏、下吏只是實話實說。”
蔡瑁冷哼一聲,又問道:“劉仲達駐紮在這裡的兵船,是何時撤離的?”
鄉嗇夫猶豫了一下,才回道:“今日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