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定計(第1/2頁)
章節報錯
次日一早,劉景沒有驚動外界,悄然乘船北上,考察地形。
由於大戰在即,諸將都忙著整肅部伍,修繕兵甲,因此只有劉宗、劉修二人隨其同往。
兩人不僅是劉景的族兄弟,亦是劉景任命的此戰步軍、水軍統帥,勢必要提前摸清楚環境。
劉景選擇的地點,在酃縣北方約八九十里處,乘船順流而進,一天便可以抵達。
此地已出酃縣縣界,而距離衡山鄉尚有五六十里路,用八個字概括就是“荒郊野嶺、渺無人煙。”
船隊抵達時已是傍晚時分,不巧又趕上下雨,劉景只得暫時按下心思,夜宿船上,第二日雨仍下個不停,直到中午才止歇。
劉景站在甲板上,望著天空鉛灰色的黏重雲層,眉頭不禁高高皺起,長沙潮溼多雨的天氣,令他大為頭疼,只希望開戰那天能有一個好天氣,不然肯定會對己方的作戰造成不小的影響。
劉景翻身跨上通體鮮紅,如同火焰一般的赤冀背上,自從他成為酃縣縣長後,為了保持威嚴,一般出行都是乘坐安車。
不過他也沒忘記磨練騎術,畢竟這可是亂世安身立命之本,平日時常變裝,騎馬出行。
等到酃縣設立營兵,劉景每次巡視軍營,必棄車乘馬。
是以三年多來,他的騎術一直都在進步之中,按劉景自己的估計,他的騎術雖不如精於騎射的劉宗,但在素來缺馬的荊南地區,勉強也算是出類拔萃了。
劉景輕輕一踢馬腹,在劉宗、劉修,以及十數甲騎的拱衛下,開始考察湘水兩岸地勢。
接下來兩天裡,劉景和劉宗、劉修乘馬跑遍方圓數十里,最後三人共同定下了伏擊位置。
這裡相比於劉景之前選定的位置,稍稍偏北一些,湘水之北岸,有一座翠峰山嶺,高可近百丈,地勢險要,而湘水之南岸,則是一片丘陵地帶,密林深箐。
兩個地方都非常適合設伏兵,劉景、劉宗、劉修三人一來到此處,便決定將戰場設在這裡。
除此之外,這段短短的十數里湘水,四度曲折,荊州水軍途經此處,立刻就會四分五裂。
而在伏擊地點以北十數里外,有一條湘水的支流淶水,劉宗建議劉景在淶水藏匿幾十艘輕舸,上面載以薪草膏油,等到荊州水軍落入埋伏,伺機令輕舸施展火攻,突襲其後軍,引發混亂。
劉景認為劉宗的這個計策不錯,他的原定計劃是滅其前軍,破其中軍,而後軍則寄希望於靠複雜的地形阻礙其援手,但這個想法未免有些過於一廂情願。若是採用劉宗的計策,其後軍至少短時間內無暇支援前軍、中軍,令他們能夠更加從容應敵。
前提是,別下大雨,一下大雨,自然是萬事皆休。
定下伏擊地點後,劉景便不再久留,當即乘船返回酃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