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逃亡(第1/2頁)
章節報錯
見劉景滿口答應,劉母稍感寬慰,她之所以早早就讓次子劉基出仕,便是怕他在家長期受到劉瑍影響,也失去了上進之心。長子劉瑍已經註定不會有所作為,次子劉基斷不能再步其後塵。
示意跪在地上的二子起身,劉母拉著劉基的手嘆道:“將基兒託付給仲達,我心中安矣。”
劉景瞥了一眼在一旁顯得失魂落魄的劉瑍,說道:“基弟雖然年輕,但為人沉靜,恪守儀禮,舉措雅緻,來我門下做一個刀筆小吏,卻是有些屈才了。”
劉母搖頭道:“話不能這麼說,要論屈才,當年仲達入市井為吏,豈非更加屈才?如今不也成為百里之宰。況且,門下職位雖卑,卻身居要職,又能時時聆聽仲達的教誨,對他最適合不過。”
此事劉母顯然不是倉促做出的決定,必然是想了一路。
劉景道:“在下與文朗有著特殊的情誼,日後一定會像對待自家子弟一樣對待基弟。”接著又道:“基弟既然決定出仕,就必須要提前取字了。”
劉母回道:“其父去世前,已經為他取好字了,叫文始。”
“基者始也,莫非其父去世前,就已經看出劉瑍不是興家業的人?而將希望寄託在次子身上?”劉景心裡忍不住猜測道。
“劉基劉文始,這名字甚好。”劉景隨後指向身後車輛,說道:“這裡人群往來,過於紛擾,不是說話的地方,在下已經準備好田宅,請上車。”
看著劉景殷勤的模樣,劉母輕嘆道:“那就麻煩仲達了。”
劉景笑著回道:“這怎麼能說是麻煩呢,在下身為地主,自然要盡心盡力,庇護親朋。”
劉瑍家不說一貧如洗,也是家當寥寥,唯有書籍裝了數車。
一路上,劉景和劉瑍聊起近況,兩人畢竟也一年多不見了。
劉瑍面有不豫之色,有一搭沒一搭的回答著劉景的問題,明顯缺乏談興,看得出之前劉母的話,對他產生了不小的觸動。
劉瑍為人一向灑脫不拘,如今這副模樣,倒是頗為罕見。
不過劉景並沒有天真到認為僅憑劉母的一席話,就能讓劉瑍放棄隱居之念。兩人相識也不算短了,他最是清楚劉瑍心意堅硬如鐵,不可撼動,其母也不行。
對此,劉景已經不知道嘆息過多少次了,早就放棄了。
他為劉瑍一家準備的新住處位於酃縣西南,一座山嶺腳下。
相比於在臨湘時的數畝小宅,數間茅屋,新住處要強出太多太多了,佔地十餘畝,屋宇共有十間,皆寬敞堅固,前院有菜園,後院則栽榆九株,可養蟬。
另外劉景還撥給其家二百畝稻田,以供生活。
要知道,以前劉景一家,外加門客宋氏一家,只要二百三十畝稻田,就能夠生活無憂。
不過誰讓劉瑍嗜酒如命呢,每年劉家開銷大得驚人。
而劉景之所以只給了劉家二百畝田地,倒不是他扣門,而是擔心給多了,劉瑍都拿去買酒,整日沉溺酒精,把自己喝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