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三窟(第2/3頁)
章節報錯
守孝期間,禁忌極多,並且人們還在不斷想方設法苛待自己,唯恐別人不知道自己有多麼孝順。劉景心裡面很佩服鄧綏的孝心與堅持,但他絕不希望妻子變得和鄧綏一樣。
“還是要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才行。”劉景不禁陷入沉思。
鄧瑗見夫君眉頭緊鎖,久久不語,一副不情願的樣子,忍不住低聲泣道:“劉郎,我……”
劉景心有定計,上前輕輕擁住鄧瑗,暖聲說道:“少君敬愛父親,知其身故,有效仿和熹皇后之心,世間沒有阻人行孝的道理,我又有什麼理由反對呢?
只是,和熹皇后為父守孝,‘晝夜號泣,終三年不食鹽菜’,固然令人敬佩,但如此虧待身體……女子不比男子,天生體弱,和熹皇后之後始終沒有為和帝誕下子嗣,未必就與此無關?這一點,少君不能不慎思之。”
鄧瑗頓時忘記了哭泣,沾著淚滴的雙眸怔怔地望著劉景。
她卻是從來都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和熹皇后到底是不是因此而無嗣,誰也不能肯定,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她今年才十八歲,還沒有為劉景生下一兒半女,要是因為為父守孝,而落得終身無嗣……
一邊是父親,一邊是夫君……如今鄧瑗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這兩個她這輩子最愛的男人,選誰?鄧瑗眼淚盈盈,一臉無助。
劉景最是見不得妻子這副模樣,嘆道:“少君,我的意思不是不讓你守孝,而是守孝期間不要過度苛待自己,即使不食魚肉,也要多吃飯菜,這樣才能不致損傷身體,造成隱患。”
鄧瑗一時間悲喜交加,拼命點頭道:“劉郎,我一定遵守,必不令身體有毀。”如果劉景直接勸說她愛惜身體,她十有八九聽不進去,但他拿和熹皇后無嗣這件事恐嚇她,立刻使其就範。
鄧瑗想了想,又道:“劉郎,我為父守孝時,遵照禮法,不能再侍奉你,”接著,她似下定了什麼決心,說道:“我身邊諸婢,都是百裡挑一的好女,可以代我伺候劉郎。劉郎若是不喜歡她們,也可以納妾。”說罷,鄧瑗長長的睫毛掛滿淚珠,臉上滿是認真。
這一刻,鄧瑗內心十分糾結,她自然不希望與別人分享夫君,哪怕是從小和她一起長大的婢女們。可是她既然決心為父守孝,這三年總不能讓夫君一直守身吧?與其到時候夫君揹著她找女人,還不如她自己“大方”提出來。
看著鄧瑗一副豁出去的模樣,一時間劉景也不知該哭是好,還是該笑是好,問道:“少君,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鄧瑗一臉懵然。這是她當初出嫁時,繼母私下傳授給她的秘訣,只有關鍵時刻才能使用,怎麼劉郎是這般反應?
劉景不疾不徐地道:“《史記》上說:‘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禮之用,唯婚姻為兢兢。’我們是經過六禮而婚的夫妻,福禍同享,生死與共。少君為父守孝期間,心中該是多麼哀傷,我身為丈夫,怎麼能忽略你的感受,而獨自安樂呢?”
“可是……”劉景愛她至此,鄧瑗心中萬分感動。
劉景眼見鄧瑗還要再言,急忙抬手止住,說道:“好了、好了,少君,此事到此為止,不要再說了。”
鄧瑗借坡下驢,輕輕一“嗯”。
…………
七夕之後,鄧瑗開始了守孝生活,守孝期間禁忌很多,除了不能飲美酒食魚肉,不能穿美服戴麗飾,不能行房、不能作樂……甚至連訪友都受到限制。
不過鄧瑗並沒有完全將自己關在家中,她偶爾也會出門看望兄嫂、侄兒,乃至前往慈幼居。
並且鄧瑗雖然不再吃魚肉,但劉景親自為她制定了營養豐富的素食菜譜,豆腐、豆芽、竹筍、葵菜、韭菜、瓜等等,每天幾乎都變換不同的花樣。鄧瑗只在最初幾日瘦了一些,之後便始終維持著婀娜多姿的身材。
七月悠悠過半,自入下旬以來,隨著劉表將兵力不斷調往江陵,荊州的局勢陡然變得緊張起來。
江陵位於長江北岸,恰好處於荊州南北之間。
荊州有三大戰略要地,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則重在江夏;以荊州言之,則重在江陵。
劉表令兵船集結於江陵,其用意如何,不問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