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八月(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亮也在這支營兵當中,只是受限於年齡,他並沒有擔任職務,而是跟在褚方身邊聽用,充當親衛、親隨的角色。
事實上這並非出於劉景的意思,乃是劉亮主動請求的結果。
劉景其實很清楚自己的鄰家族弟是一個“將種”,其年僅十六歲,膽子極大,首次上戰場,就親斬一級。時至今日,死在他手裡的人,就算沒有十個八個,也有五六個了,天生就是吃軍伍這碗飯的。
然而劉景總是認為他年紀還小,想要將他留在身邊,好好培養幾年,再放出去。
但劉亮顯然不這麼認為,他一心要當個領兵的大將軍,自然是覺得越早接觸軍事越好。
劉景遂了他的心願,不過心裡多少有些失望,他對劉亮寄予厚望,原本還想試一試,看能否將其培養成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結果顯然是不行。
與此同時,劉景也試探了一下於徵,問他有無從軍之意。
大丈夫生於亂世,豈能無掌兵之心,於徵當然也不例外,但他卻拒絕了,原因是擔心劉景身邊無人保護,怕他會有危險。
現今馬周、劉祝、王強、單日磾都不在身邊,褚方、劉亮周旋于軍旅,他若是再離開,劉景身邊就徹底沒人了。
劉景想想也是,於徵性格穩重,武藝也頗為不俗,自己身邊確實少不了他,至少暫時缺少不了。
說到底,還是身邊缺乏可用的人才……
…………
八月,當秋風吹過,廣闊的田野上,金黃的稻穗不住搖擺,飄散著陣陣稻香。
長江以北的水稻,一般要在九月,乃至十月才能成熟,而長江以南,八月即可成熟。
酃縣百姓望著自家金燦燦的稻穀,不禁露出喜悅的笑容。
酃縣號稱“大雨大澇,小雨小澇,十年九澇。”
可今年卻有了變化,居然沒有發生水澇災害,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是今年的雨水較往年要少,其次耒水堤段的修繕加固同樣起到了極大作用。
酃縣從前年年修堤,卻依舊水災不斷,劉景僅僅只修了一次,便取得了如此成效,酃縣上至官吏,下至百姓,無不感慨。
其實劉景的作用,被無形中誇大了許多,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今年酃縣雨量偏少,但人們或有意、或無意的忽視了,全縣上下,爭相吹捧劉景的功績。
而此時的劉景,已經坐上南下的船艦,他之前和鍾水、平陽二鄉的百姓做過約定,等豐收之日,他將會再次回到鍾水、平陽二鄉,身為一縣之君,他自然不能言而無信。
和他一同前往的,還有褚方及其麾下八百營兵,酃縣豐收在即,以劉景和褚方的威名,足以震懾絕大多數賊寇,但也未必就不會出現一兩個不知死活的人。
馬週一得到訊息,立刻放下手邊的事,第一時間率領步騎,趕來北方渡口迎接劉景。
“劉君……”
“子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