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八字鬍暗吞口水,戰戰兢兢來到劉景面前,拜道:“小人眼盲,居然沒有看到劉君,罪該萬死、罪該萬死……”

劉景直視著中年八字鬍,不發一言。對方面對他雖然一臉畏懼,卻也沒有到達驚慌失措的地步,看樣子是背後有靠山啊。

“小人糊塗了,還未做自我介紹,小人名叫潘欽,以貸錢、貸米為業,此賊子欠錢不還,小人逼不得已,才令手下毆之。”

“原來是高利貸。”劉景聞言一陣頭疼,高利貸在歷史上可以說是源遠流長,早在《周禮》中《地宮》篇就記載:“泉府,掌以市之徵布,斂市之不售,貸之滯於民用者,以其賈買之。”

“凡賒者,祭祀無過旬日,喪紀無過三月;凡民之貸者,與其有司辯而授之,以國服為息。”

進入春秋戰國,高利貸日漸興盛,《史記》記載:“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曾貸款給薛邑農民,一次就能“得息錢十萬”。

而漢代最有名的高利貸無疑是漢景帝時的無鹽氏,《史記》記載,當時爆發了著名的“七國之亂”,朝廷缺乏軍資,向長安“子錢家”,即高利貸借錢平叛,諸子錢家認為時局太亂,紛紛推說無錢,就在漢景帝一籌莫展時,無鹽氏答應借給漢景帝千金,但有一個條件——十倍歸還。

漢景帝咬牙答應了他的要求,朝廷有了錢後,在周亞夫的指揮下僅用了三個月就平息了七國之亂,而無鹽氏成功收到十倍利息,可謂賺得盆滿缽滿,一躍成為關中首富。

而到了東漢,放高利貸已不再止於“子錢家”,《東觀漢記》《桓譚傳》記載:“今富商大賈,多放錢貸,中家之子,為之保役,趨走與臣僕等勤,收稅與封君比入。”中家之子尚且如此,下層百姓就更加無法逃脫,於是就只能“賣田宅鬻子孫以償貸”了。

劉景心裡對高利貸可謂深惡痛絕,高利貸絕對是民間一大至害,可惜直到現代社會,高利貸依然如附骨之疽一般難以根除。

市中有三害,而民間亦有三害:高利貸、豪強、小吏,他們可比市中三害厲害多了,每個都是滅家的能手,更加可怕的是,這三者基本可以視為一體……

此時劉祝已經從昔日夥伴那裡得知事情始末,附耳小聲道:“劉君,此人胞妹去年做了臨湘令張廷君的小妻。”

劉景恍然大悟,他之前就覺得潘欽不怎麼怕他,好像有所倚仗,原來是妹妹做了張懌小妻。小妻非妻,而是妾。

劉祝又道:“被打之人名叫王彊,其家乃是商賈之家,世代經營交州,其父兩年前去世,王彊倒也能勉強維持,只是其人好賭成性,自長樂居開業以來,他前後輸了數十萬錢,家產敗得一乾二淨,今又借子家錢……”

劉景聽得心裡一動,吩咐劉祝、劉亮道:“文繡、子明,你們去將王彊帶過來。”

“諾。”

劉祝和劉亮將被打得頭破血流的王彊攙扶到劉景面前。

王彊身量中等,膚色黝黑,一張長臉貌不驚人,若不是被劉祝、劉亮一左一右攙扶著,怕是連站立都難,他勉強抱拳拜道:“多謝劉君救命之恩,若非劉君,小人恐有性命之憂。”

劉景聞言失笑,心道:“此人倒是有幾分小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