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定乃是西州宿將,戎馬半生,靈帝之際也曾為國家蕩平黃巾蛾賊,抵禦涼州群逆,可惜跟隨董卓被迫捲入時代的漩渦,最後鬧得身負罵名,死於非命。

楊定不是第一個小覷劉表,從而落得如此悽慘下場的人,劉表雖無王霸之才,亦非撥亂之主,可謂自守之賊也。然而能牢牢守住基業,又何嘗不是一種本事?

在抗擊外敵方面,劉表稱得上成果顯赫,其走袁術於西境、馘射貢乎武當、遏孫堅於漢南、追楊定於析商,之後又有張濟、張繡叔侄,落得一死一降的結局,幾乎沒有一個好下場。

就算日後面對曹操、孫策、孫權等世間人傑,根基也不曾動搖半分。

“爾等圍在這裡作甚?還不速速退去!”幾名頭戴赤幘,手持大戟的吏士衝周圍人群怒喝道:“再敢接近,定將嚴懲!”

圍觀人群已經影響到隊伍行進,而且靠得太近,容易引發混亂,萬一有囚犯藉機脫逃,他們這些負責押解的吏士都要擔責。

百姓們對吏士們手中明晃晃的刀戟還是頗有幾分畏懼之心,不過他們不願就此離開,僅是稍稍退遠了一些,依舊緊跟不捨。

吏士們見狀也不再多說什麼,顯然一路行來,他們對這樣的場面早已是司空見慣。

“耒陽……”劉景最後看了一眼這支不滿三百人的西涼殘兵敗將隊伍,騎上赤驥,揚長而去。

或許,他們未來還會有再見的機會……

前提是他們能一直活到那個時候,鐵官可不是好待的地方。

…………

自從入冬後,遊市者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急劇減少,行人稀落,百肆蕭條,好不冷清,再難看到春秋之際行人擦肩接踵、人不得顧、車不得旋的喧鬧場面。

蔡升行於市中,一身冠帶整齊,外披雪白狐裘大衣,劉景知道他素重穿戴,喜好華服美冠,一入冬,便送他一件裘衣禦寒。

蔡升欣然接受,半點沒和劉景客氣,兩人相識以來,他受過劉景的恩惠多到數不清,也不差這一件。他對自己信心十足,劉景未來總會有需要他的時候,屆時他必定傾盡全力,不吝此身,便如對付區雄時一樣。

蔡升一路行至陶觀餅攤前,見他不及五尺的矮小身軀縮在餅攤後面,身上僅穿著一件頗為破舊的黑褐木棉衣裳,在雨雪中瑟瑟發抖,蔡升開口問道:“矮奴,你怎麼還不收攤?胡餅還沒賣完嗎?”

陶觀見蔡升到來,滑稽可笑的臉容立刻一喜,雙手捧在口前呵氣取暖,回道:“快了,還剩下四五個胡餅,賣完就收攤。”

陶觀一將雙手露出,蔡升立刻發現他的雙手生了許多凍瘡,腫脹得十分厲害,走過去一把擒住他的手,皺起眉頭說道:“矮奴,你手上生瘡了。”

“去年就生了。”陶觀笑呵呵道:“不妨事,來年就會見好。”

蔡升沉默良久,陶觀賣餅,每天少說也能賣百錢,多時能賣二百錢,每月收入無慮數千錢。

如果只是一個人生活,足以衣食無憂,可惜他父母不慈、兄弟不悌,全家不治生產,都指望他一人過活。以致他收入不菲,卻連一件禦寒冬衣都買不起,手上生凍瘡,也不捨得買藥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