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要儘快化解兩人的恩怨,至少不能讓劉景對他產生“不利”的想法。

“足下將錢退回給成績,質書之錢,我日後自會歸還。”知道成績何意,劉景卻不能接受,劉蟠不僅是他的族兄,更是提攜他進入仕途的人,他和成績妥協,不就成了忘恩負義之人?

書肆主人圓潤富態的臉上露出一抹難色,苦笑道:“成掾君早料到劉君不會同意,當著小人的面就將借契直接燒燬了。”

劉景搖了搖頭,失笑道:“他以為這麼做就能逼我預設?”

書肆主人在一旁老老實實當啞巴,像劉景、成績這樣的大人物,他誰都招惹不起,夾在中間很難做,只希望不要遷怒於他。

劉景又仔細想了想,最終放棄了讓書肆主人將錢退還給成績的打算。

不過他也不準備立刻取走書籍,等他和族兄劉蟠溝通之後再做決定不遲。

劉景半晌開口道:“書就暫時放你這裡吧。”

“諾。”

見劉景態度似乎有所鬆動,書肆主人暗暗鬆了一口氣,他是真怕劉景不與成績妥協,強逼他退錢。成績不敢怪罪劉景,九成九會將一腔怒火撒到他的頭上。

暫時去了心頭大事,書肆主人臉上重新露出笑容,說道:“劉君,最近小人書肆收到了一部書,名曰《潛夫論》,乃是涼州安定人王符王節信所著。”

劉景不由驚訝道:“王節信的大名,在下聞名久矣,不過據說他已經去世二三十載,從未聞其著書立說,潛夫論、潛夫論……王節信這是不改其志啊。”

王符是涼州邊鄙之地少有的大學者,他雖然一生隱居不仕,卻名重一時,關中馬融、南陽張衡皆與他相友善,此二人都是名垂青史、萬古流芳的儒家宗師,由此可知他的名聲與學問之大。

當年涼州三明、度遼將軍皇甫規返回家鄉,冷落兩千石,而歡迎王符,以致時人語:“徒見二千石,不如一縫掖。”縫掖即儒者之服,亦代指儒者。

“小人之前也不曾聽說。”書肆主人接著大拍他的馬屁道:“《潛夫論》乃是政論之書,小人不大看得來,更適合劉君這樣志向遠大,心懷天下的君子。”

劉景心中越發好奇,問道:“不知書在何處?”

書肆主人道:“這等書不可輕易示人,被小人藏於後室,劉君稍等,小人這就為劉君取來。”

劉景暗暗搖頭,著書不就是為了傳播自己的思想被更多人看到,將書藏起來,就失去了意義。

很快書肆主人就捧著數卷竹簡出來,放置在劉景身前的案上。

劉景隨手拿起一卷,名曰《贊學》:“天地之所貴者人也,聖人之所尚者義也,德義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學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