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寶珠(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仲景三下五除二縫好傷口,並在上面敷以新桑白汁,用柔軟之布層層包紮,以不鬆不緊為宜,松則包裹不住傷口,緊則妨礙氣血執行,張仲景行醫多年,治人無數,尺度把握異常精準。
完成包紮後,張仲景取出手巾擦了擦額上的汗水,對馬周道:“足下果然沒有半點虛言,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受之痛,真大丈夫也。”
馬周扯了扯嘴角,勉強露出一個笑容,他剛才真是痛到牙齒都要嚼碎了,奈何之前已經撂下狠話,他這人素重面子,就是生生疼死,也絕不能叫出聲來,言而無信,豈是大丈夫所為?
直到這時劉景才出聲恭維道:“張史醫術之精,乃在下平生僅見。”
張仲景搖頭道:“足下過譽了。”
過譽了嗎?任何讚美之詞用在“醫聖”身上,都不會過譽。
劉景忽然想起亡兄劉遠,也不知道張仲景有沒有為他看過病,出言問道:“不知張史是否認識家兄、已故戶曹掾劉伯明?”
張仲景頷首道:“自然認識,令兄初生病時,在下曾數次為其看病,無奈在下醫術有限,開了幾副藥方,都不見好轉,未能挽救令兄性命。”
既然連“醫聖”都無能為力,說明劉遠得的是這個時代的絕症,那就沒什麼好遺憾的了。
劉景放下一樁心事,說道:“原來如此,能令張史這樣的良醫亦感束手無策,想來家兄得的必是不治之症。”
張仲景為此感觸頗深,忍不住嘆息道:“世間之病千千萬萬,所能醫者不過十之二三而已。”
如果真能醫好十之二三,已經是相當高的成功率了,畢竟中醫僅僅只是世界古典醫學的一部分,而不是什麼神奇的治療術。即使是一千八百多年後的現代社會,依然還有很多不治之症。
劉景看得出張仲景對自己的醫術極為自傲,很討厭外行人在其面前“班門弄斧”,是以他心裡哪怕有很多想法,也不敢隨意賣弄,特別是兩人剛剛相識不久,日後互相熟悉了再探討不遲。
張仲景坐了片刻,便起身告辭,劉景和馬週一直將他送出市樓。
目視馬車遠去,馬周打了一個酒嗝,他前前後後可是飲了不少酒,出言讚道:“張君真是一位良醫啊。”
“沒錯,張史是世間罕有的良醫。”劉景點點頭道,“對了,子謹,你告假吧,我一會去請示黃掾君,給你批一個月的休假。”
休謁之名,兇曰寧、吉曰告。
寧是喪假的專稱,而告則是因功或因病休假之制,也稱之為謝。當年高祖擔任亭長的時候,就常常“告歸之田”。一般告假不能超過三個月,超過三個月即免職,唯一的例外是由天子賜告,可以適當延長期限。
馬周擺了擺左手道:“不必休那麼久,只要十天八天就夠了。”
劉景斜睨他一眼,道:“別人假期都是恨不得越久越好,你倒好,還嫌假期過長,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馬周搔搔頭道:“哈哈,在下是個閒不住的性子,在吏舍待一個月,絕對會悶出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