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劉景平日表現出來的作風,未必不會對他伸出援助之手,哪怕這個機率再低,也肯定比劫持官吏脫身要高很多,馬周甚至認為機率在五五之間,他也不知道這股莫名其妙的自信從何而來。

事實證明,他賭對了。

劉景真的對他施以援手。

馬周脫去枷鎖,又從亭長手中取回佩劍,懸掛腰間,繼而肅容正立,大禮拜謝劉景:“多謝劉君迴護之恩。我馬周今日在此立誓:日後劉君但有所命,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如有違背,天人共誅之!”

“不必如此。不為市吏撐腰,還要我這市史何用?”劉景笑著扶起馬周,見他手臂包紮頗為隨意,隱隱浸血,關心地問道:“你的手臂傷勢如何?要不要緊?”

馬週迴道:“多謝劉君關心,區區小傷,何足掛齒。”

劉景搖頭道:“足下豈不知‘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創傷無小事,還是要儘快找醫師治療一下傷口。”

“諾。”馬周聽得心裡溫暖極了。

劉景邀馬週一起去市樓,同時派一吏去醫曹請醫,又派一吏去市中買藥,馬周內心非常感動,這時劉景就是讓他與人搏命,他也絕不會皺一下眉頭。

劉景回到市樓,發現謝良等候在市樓門口,面帶憂慮,顯然已經得知訊息。

“劉君,保下人即可,何必與區元伯為難呢?區元伯為人素來強悍,實在沒必要去招惹他。”謝良湊到近前小聲說道,語氣隱隱帶著一絲埋怨之意。

劉景斜睨他一眼,面露慍色道:“對方鬧市公然襲擊市吏,你是要我對此視而不見嗎?”

劉景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立刻令謝良無言以對。

帶著馬周來到二樓房間,劉景一邊為他倒水,一邊問道:“足下今年年歲幾何?可有字?”

馬周急忙雙手接過水杯,回道:“在下今年剛好二十,尚無表字,小字阿周。”頓了一下,又補充道:“便是在下的名字,也是因父姓馬,因母姓周。”

劉景點點頭,取父母之姓作為名字在漢世極為普遍,就算是龍丘劉氏,也是這樣。說到底還是因為漢代識字率過低,取父母之姓為名已經算好的了,一般都是叫某伯、某仲之類的。

隨後劉景提議道:“大丈夫與人相交,豈能無字?如果足下不嫌棄的話,我為你取字如何?”

“謝劉君……”這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馬周怎能不願,當即拜道:“請劉君賜字。”

劉景沉吟片刻,開口道:“足下武藝不凡,卻失之魯莽,需知衝動易怒,鄙夫之性也,不僅是取禍根源,更是成事阻礙。周有謹密之意,是以《管子》曰:‘人不可不周。’我便為你取字子謹,希望你日後做事能夠慎思而後行。”

馬周怔怔看著劉景,眼中熱淚盈眶,自從十五歲束髮以後,他就再未流過眼淚,然而今日劉景連番樹恩施義,真心相待,終令他忍不住流下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