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曹操的疑惑之中,一個人影跳下馬背,急匆匆的跑到他的面前,恭恭敬敬的行禮說道:“植多謝父親寬恕。”

【哦,原來是曹植!咦,我不是讓他留在鄴城嗎?】

隨即曹操便有些不高興的問道:“子建,我不是令你留在鄴城,一切受子桓節制?因何你會出現在這裡?”

曹植知道自己今天犯的錯確實有點大,曹操生氣也在情理之中,因此能夠跟著隊伍行進,已經是開恩了。而且方才曹衝已經讓人交代自己,儘量不要與曹操頂撞,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故此,他並不做聲,只是默默的站著。

曹操轉頭看向曹衝,其實從曹衝開始提議讓自己賦詩的那一刻起,他就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曹衝竟然提議讓曹植來作一首詩,他就更覺得這裡面有貓膩。

【果然,原來在這裡等著我!】

正在猶豫之際,耳旁傳來曹衝的心聲:

【冀州的百姓是趕上了好日子,苦熬苦盼終於過上了太平日子。可嘆荊州!劉表對他那幾個兒子,厚此薄彼,未能一視同仁,若他死了,他的幾個兒子肯定會為了繼位大打出手,荊州必將陷入內亂。更可怕的是,荊州還有一個劉備正在窺視,企圖趁機謀奪。外面還有孫權虎視眈眈,內憂外患,荊州亂矣!】

【所以說,兄弟們得團結,尊重父母最重要。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人多才好辦事,而且還得是自家人。】

有道理,很有道理!

【仔細想想,衝兒這麼做,也沒有錯。維護兄弟的面子,很重要。維護父親的面子,更重要!】

曹操點點頭,說道:“也罷,你入列吧。”

曹植趕緊謝恩,隨即重新上馬,靠著曹衝等人一起前行。

遵照曹操的吩咐,眾人紛紛開始絞盡腦汁,吟詩作賦。

對於詩詞歌賦,作為穿越者的曹衝,那肯定是不擅長的;而對於原主來說,似乎也不是很出色。因為任憑曹衝絞盡腦汁,仍然沒有拿出得意之作。反倒是曹植,不一會兒,便是洋洋灑灑,脫口而出。

【曹子建,果然是高手,不愧是才高八斗!】

聽到曹衝在心中極力誇讚曹植,原本沉浸在曹植卓越才華之中的曹操,突然收起得意之色,轉而對曹衝露出些許不滿的神情,只是這個神情倏忽急逝,不易察覺。

然而心細如髮的荀攸,瞬間捕捉到了曹操這個細微的變化。他微微偏轉頭,看了曹衝一眼,本來是想給他一個警示,卻發現曹衝對自己眨了眨眼睛,這才猛然醒悟,原來這個貌似小毛孩,早就察覺到了曹操的變化。

“果然是聰慧過人,不枉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