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曹衝說到劉表有兩個敵人時,大家並沒有表示意外,甚至有人還笑了起來:“劉表的兩個敵人,那不就是丞相,另一個則是江東的孫權嘛。”

又有人笑道:“如此說來,益州的劉璋,算不算劉表的敵人?他們兩人不和,由來與久,為此還曾經大動干戈。”

曹丕嘆息的搖搖頭,覺得七弟並無高見。

曹操也對曹衝竟然說出這樣的話,感到意外與失望。

曹衝看向眾人,閉口不言,待到眾人皆不言語之時,這才笑著搖了搖頭,說道:“非也。你們所說的這些人,固然是劉表的敵人,但他們都不在荊州。”

眾人愕然:“難道另有他人?”

“不錯,另有他人!倘若敵人在外部,攻打荊州,我們以何理由進入荊州?更何況劉表素來與丞相作對,即便他抵抗不住,恐怕也不會向丞相請求援兵。只有內部的敵人,才最可怕!”

眾人開始交頭接耳:“說的在理。”

曹操問道:“倉舒,那二人,究竟是誰?”

“劉備,以及劉表的長子,劉琦。”

當曹衝說出劉備的名字時,大家已是一驚;但當曹衝說到劉琦的名字時,大家更是驚訝。

曹操問道:“為何是這二人?”

曹衝答道:“我先說說劉備。”

“劉備素有野心,想必諸位也知道。只是世事弄人,他一直未能如願。劉備自起兵以來至今已有20年,期間四處顛沛流離,多次寄人籬下,歷盡辛苦。投靠劉表後受命屯兵新野,但新野只是彈丸之地,劉備手下也僅有數千兵馬。”

“劉備來到荊州,劉表對他是持防範態度的。如果劉表信任劉備的話,大可將荊州重兵託付給他,以守衛荊州。可是劉表卻讓劉備屯兵新野長達7年之久。同時,劉表嚴格控制給予劉備的兵馬和輜重,使得劉備只有數千軍隊,糧草也只能自足。”

“新野是劉表管轄地最北邊,是最前線。劉表的目的昭然若揭:擔心劉備對自己不利,又讓劉備來防範,這就是把劉備當炮灰。”

眾人聽罷,說道:“這有什麼奇怪?劉備這個人有野心,世人皆知。劉表防範他也是正常的,無可厚非。難道劉備就因此懷恨在心,把劉表當敵人了嗎?要知道,當初要不是劉表收留了他,他早就被丞相滅了,何至於等到今日?!”

曹操聽完,面帶不悅的說道:“哼,劉備,大耳賊!”

曹衝繼續說道:“劉備初到荊州時,當然不會這麼想。但他遇見了一個人,此人就是諸葛亮,來自琅琊諸葛氏族,早年避難於荊州。”

人群中發出不屑的聲音:“諸葛亮,何許人也?我等不知此人。難道此人能讓劉備如願?”

曹衝說道:“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諸葛亮為他規劃了一個藍圖。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他建議劉備先要奪取荊州,再窺探益州,以荊、益兩州為基業,且與孫權結成聯盟,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成就霸業。”

曹操一驚:“好一個諸葛亮,好一個三分天下,這算盤打得夠溜!難道劉備就這樣被他說服了?”

曹衝嘆道:“此時的劉備正處人生低谷,被諸葛亮這麼一忽悠,心中怎麼不會泛起波瀾,對荊州起了窺視之心。”

荀攸說道:“如此說來,諸葛亮可是給劉備畫了好大一個餅。”他停頓了一下,接著又說道,“荊州有帶甲士兵十餘萬,兵精糧足,豈是劉備所能輕易染指的?”

曹衝笑道:“劉備進入荊州後,僅有數千人馬,連地盤都沒有,新野只是劉表給他的臨時駐紮地。實力太弱,不足以佔據荊州。劉備雖有窺視荊州之心,但有自知之明,也只能耐心等待機會,等待荊州有變的那一天。”

又有人問道:“倘若劉備像當年徐州那般,故技重施,是否可以得到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