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慮見此,立即恭敬地對天子劉協說道:“啟稟陛下,此次曹議郎出使西涼,將馬將軍等將領徵召而來,實為大功一件。還望陛下給予封賞。”

劉協聽聞此言,說道:“郗卿言之有理。”

隨即,劉協看向曹衝:“曹卿,你有何要求,儘管提。”

曹衝剛想說話,一旁的孔融撇了撇嘴,冷聲譏諷道:“不就是一次出使嗎?!本是天子旨意,你只是依旨行事。現在只是完成了使命,有何大功可言?!”

“既是無功,談何封賞?!”

曹衝見此,並未理會孔融,立即恭敬地說道:“此次臣出使西涼,幸不辱命。但此次出使,臣之功勞微不足道。實際原因是馬將軍感念陛下隆恩,自願前來,為陛下效力。”

“前將軍、馬將軍以及全體西涼將士,他們不畏辛勞、不懼危險,為大漢鎮守西涼,都是大漢的忠臣。”

“其次,此次出使,幸得賈大夫、鍾校尉、張參軍鼎力相助,臣才得以完成使命。”

“萬望陛下對以上人等,大加封賞。臣,不值一提。”

話音剛落,荀彧立即對天子劉協說道:“陛下,曹議郎年少有為,立下大功,卻不貪功,一心只為他人求封賞。如此廣闊胸襟,令臣等深感佩服。”

“臣懇請陛下,對曹議郎加以封賞。”

郗慮聽聞此言,對眾大臣使了個眼色。

於是,郗慮與眾大臣一齊說道:“臣等懇請陛下,對曹議郎等功臣,大加封賞!”

天子劉協的目光掃過眾大臣,最終看向郗慮與荀彧,平靜地說道:“封賞具體事宜,就由郗卿與荀卿處理吧。”

此話一出,郗慮與荀彧轉向眾大臣,詢問眾人意見。

其實,郗慮與荀彧早已收到曹操的指令,此刻只是裝模作樣。而其他大臣,心知肚明,只是配合他們兩人表演。

就在眾大臣討論之時,天子劉協把曹衝與馬超召到自己跟前,詳細詢問長安及西涼的近況。

馬超詳細地敘述了長安及西涼的近況,曹衝點頭附和。

聽完馬超的敘述,劉協不禁感慨地說道:“朕離開長安,已有十多年了。當年之兇險,至今記憶猶新。如今長安及西涼安定和平,實乃我大漢之幸事。”

“這多虧了諸位卿家。如此大功,理應封賞。”

就在此時,荀彧快步上前,向劉協稟報道:“啟稟陛下,臣等議定如下:拜馬騰為前大將軍,封槐裡侯,領涼州牧;拜馬超為中郎將,封關內侯;拜曹衝為諫議大夫,封關內侯。”

“司隸校尉鍾繇等人的封賞,另行再議。”

此話一出,孔融臉色瞬間變得很難看,氣憤地說道:“豈有此理!”

劉協聽到孔融的話,並未理會他,而是平靜地說道:“准奏。荀卿,擬詔。”

曹衝正想推辭,卻見郗慮對自己使了個眼色。於是,他並未推辭,閉口不言。

與此同時,孔融氣得臉色發黑,喘著粗氣,但不再說話。

片刻後,聖旨擬好。

聖旨宣讀後,曹衝、馬超等人恭敬地說道:“謝主隆恩。”

不久之後。

曹衝、馬超等人與眾大臣一起出了皇宮。

離開之時,郗慮走上前來,喜笑顏開地對曹衝說道:“賀喜曹公子。公子年少有為,曹公定會深感欣慰。我等也為曹公深感欣慰。希望公子再接再厲,為曹公分憂。”

曹衝恭敬地說道:“郗公教誨,我定銘記於心。還望郗公今後多加指點,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