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鳳雛來信(第2/2頁)
章節報錯
曹衝恍然大悟地說道:“原來如此。以貌取人,繆也。”
緊接著,他提出了更重要的問題:“聽聞劉荊州知人善任,龐士元一直身處荊州,作為本土人士,為何未得到他的重用?”
周不疑搖了搖頭,輕聲嘆道:“劉荊州雖然知人善任,但他任人唯親,且其中不乏阿諛奉承、附庸風雅之人;更何況他固步自封,多年來困守荊州,不圖進取,坐失良機。”
“如此之人,非明主也。既非明主,士元豈能屈尊於他名下。”
曹衝讚許地說道:“文直兄所言極是。”
但他忽然話鋒一轉:“聽聞那劉玄德也身處荊州,為何龐士元並未前去投奔他?劉玄德可是被眾人稱為,求賢若渴啊。”
周不疑臉上顯現出略微古怪的神情,再次搖頭說道:“倉舒你可知,那諸葛孔明已然投奔劉玄德,且被任命為軍師?”
曹衝點頭說道:“此事我已知曉。”
“然而,諸葛孔明身為劉玄德的軍師,並不阻礙龐士元投奔劉玄德吧?更何況,我早就聽聞諸葛孔明與龐士元,曾拜於‘水鏡’先生門下一同學藝。他們二人身為同門師兄弟,應當情誼深厚,若一同輔佐劉玄德,豈不美哉?”
周不疑正視曹衝,緩緩說道:“倉舒,你有所不知。諸葛孔明與士元恐難共事。”
曹衝盯著他,疑惑而又認真地問道:“莫非其中另有隱情?願聞其詳。”
周不疑神情嚴肅地說道:“據我所知,諸葛孔明與士元之間,是有多年積怨的。”
曹衝的目光陡然變得銳利,但並未開口,保持傾聽。
“或許諸葛孔明不認為,自己與士元之間有積怨……但俗話說的好,傷人者豈知被傷者之痛?”周不疑繼續說道。
“說來話長,當初士元與諸葛孔明,拜於‘水鏡’先生門下一同學藝。雖然士元身為師兄,但因他較為木訥、口舌笨拙,每當辯論之時,都被諸葛孔明說得無法反駁。”
“諸葛孔明完全不顧師兄弟情分,每次都把士元當成死敵,進行言語上的攻擊,使得士元對他越來越不滿。”
“更何況,諸葛孔明來自諸葛家族,出身較高。而士元身為孤兒,雖有叔父龐德公關照,但也改變不了出身較低的事實。”
“諸葛孔明從來都是仗著自己的出身,譏諷士元,甚至在社交場合打壓他,使得士元逐漸對他心生怨恨。”
“再加上,此前士元在談婚論嫁之年時,曾請求他的叔父龐德公,為自己求娶黃承彥的女兒。雖然龐德公對黃承彥提起過,但此時諸葛孔明卻也請人,為自己求娶黃承彥的女兒。”
“黃承彥對諸葛孔明與士元進行了觀察,經過綜合考慮,最終選擇了諸葛孔明。”
“諸葛孔明抱得美人歸,皆大歡喜。然而,士元經過這一事件,對諸葛孔明簡直是恨之入骨。”
“士元性格較為孤僻,有心事也往往不說出來,因此諸葛孔明或許並未察覺。”
“儘管如此,在各種社交場合有人提起士元時,諸葛孔明還是有意無意地詆譭士元。久而久之,士元在他人心中的印象,越來越不堪。”
“因此,總而言之,士元是不願前往劉玄德處的,諸葛孔明也不願讓他前去。而士元在他人心中的不堪形象,導致士元也暫時沒什麼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