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季孫肥的臉上露出了猶豫之色,冉求感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馬上說道。

“魯國現今最重要缺少的就是人才,孔夫子智學多年,所追隨的學子都是人才出眾之輩,如果能夠將孔夫子迎回的話,這些人才都會為魯國所用。”

“只有這樣集眾人之才,制定出來一條符合魯國發展的道路,這樣才能讓魯國真正變得強盛起來,而且如今的天下紛亂已現,南方有漢國和吳國,虎視眈眈。”

“而北方的齊國和晉國雖然衰弱,但是也是的大國,尤其是晉國的趙簡子銳意改革,如今晉國的實力已經在恢復之中,而齊國經過田氏之亂以後,政權大體穩定。”

“並且齊國跟漢國之間的關係相當不錯,有著兩個大國相互聯合對抗晉國,至少在短時間之內,局勢不會出現安穩的局面,在如此的情況之下,要想求存只有自強。”

“否則的話,像魯國這樣的小國,一旦觸怒了任何一方,很有可能會落得萬劫不復的結果,但是如果我們有自保之力,能夠抵禦其中一方的攻擊。”

“那麼從此以後,魯國就擁有了跟這些強國進行合作的基礎,再透過我們不斷的努力,才能在這個亂世之中得以倖存,否則的話很有可能魯國從此以後,連自主都做不到。”

季孫肥聽到這話以後,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無論在什麼時候,實力才是最重要的,魯國現在面臨的局面,雖然說看起來大體平穩,但是也是危險重重。

上一次漢國幫助魯國拿下了宋國的大部分領土,但是這也造成了,魯國跟鄭國之間接壤,而鄭國一直以來政治方向並不穩定,誰也說不定他們下一次會投降誰。

所以說魯國對於鄭國也是非常的擔心,考慮再三之後季孫肥終於有了決定。

“好,就按照你所說,馬上派人前往淮城迎回孔夫子,如果能夠藉此振興魯國的話,那麼季某看來就算是到了九泉之下跟列祖列宗,也可以有所交代了。”

冉求見到自己的目的達到自然是十分的高興,馬上派人前往懷城去迎接孔夫子。

蒙荻抵達彭城之後,陽虎已經做好了準備,集結好了軍隊,他便直接開口說道。

“這一次我們進攻鄭國,速度一定要快,所以我的想法就是騎兵在前,步兵在後,車兵跟隨,拿下一地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將當地的人口掠奪一空。”

“不過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儘量用勸說的方式,不要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衝突,你帶領大軍讓皇野配合你守住大軍的後路,如果鄭國人來犯的話。”

“到時候你們就在城中防守,給大軍爭取撤退的時間,不過我想出現這種的可能性並不大,另外你們也要保證蕭縣和彭城的安全,所以我們要首先拿下犬丘,棘城和朝郟。”

“到時候你們帶領大軍就在棘城駐守,隨後我會帶領騎兵和步兵,直接朝著新鄭進發,這一次一定要讓鄭國見識到我們漢國計程車兵,到底有多麼強悍的實力。”

“也免得他們以後時不時,會對我們做出來一些小動作,另外魯國方面已經答應出兵了,有了他們的牽制,你們的大軍應該不會遇到什麼問題。”

陽虎聽到之後臉上露出了吃驚之色,他馬上就開口說道。

“主公,要是這樣一來的話,從主公帶領大軍豈不是變成了一隻孤軍?一旦被鄭國軍隊所包圍的話,情況會變得萬分危急,不如讓在下領兵出戰。”

“這樣一來遇到了什麼危險,也不至於動搖漢國的國本,讓大好的局面從此以後毀於一旦,而且現在晉國的實力已經恢復過來了,他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到時候晉國的軍隊一旦出動的話,跟鄭國的軍隊聯手,那麼我們的大軍就會變得岌岌可危,如此冒險的作戰計劃,主公怎麼能夠輕易冒險?”

但是蒙荻的臉上卻是露出十分自信的神色,充滿了信心的說道。

“雖然說這一次只帶了兩萬的步兵,不過要是真的遇到危險的話,想必也會讓晉國的軍隊見識一下我們步兵的厲害,所以你把心放到肚子裡面。”

“最重要的就是我也想要見識一下,晉國最近訓練出來的騎兵到底如何,至少也要做到心中有數,始終晉國才是我們漢國最大的敵人。”

陽虎聽到這話以後,知道自己無法勸動蒙荻,也就只能無奈的領命,隨後大軍直接開始出動,渡過睢水之後直撲犬丘,而此時鄭國對於漢國出兵的事情還沒有接到訊息。

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蒙荻的行軍速度太快,犬丘駐紮計程車兵也不多,忽然見到這麼多的軍隊前來攻擊,而且看起好還是漢軍,一時之間驚慌失措,連守城之戰都沒有什麼章法。

不過兩天就宣告城破,棘城和朝郟則是選擇了直接撤兵,原因很簡單,因為這裡距離商丘太遠,並不是鄭國防守的主要地區,他們一直以來擔心的只是魯國。

或者說他們一直以來覬覦商丘的繁華,準備時刻出兵奪下這個地方,所以大部分兵力都是集中在首止,眼前漢軍大局來犯,他們就算是想守也守不住。

乾脆藉著這個機會逃走,順便還能報信,蒙荻見到這個情況,毫不猶豫的帶兵直接攻擊焦城,這裡已經接近鄭國的腹地,防守計程車兵原本就不多,而且一上來就被打懵了。

這一次漢國的軍隊裝備了弓弩,幾輪箭雨過後,城頭上能夠站立的人已經沒有幾個了,在如此的情況之下,守軍的軍心已破,略作抵抗之後,就棄城而走。

蒙荻直接乘勝追擊,接連拿下了,厲城和苦縣,直逼鄭國東南的門戶大城,陳縣。

如果拿下了這裡就可以長驅直入直逼新城,而且這裡的人口不少,加上之前那些城池之中的逃兵帶回了漢軍進攻鄭國的訊息,所以他們也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