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孫武結束了商談之後,蒙荻雖然要見一見南子,畢竟她對於衛國的情況十分的瞭解,而且這段時間主要精力也放在衛國之上,所以要聽一聽她的看法。

一段時間不見,南子穿衣的風格也變得樸素了許多,見面之後依然戴著面具,不過表現的落落大方,見禮之後落座,蒙荻便直接開口問道。

“衛國如今的內部情況到底如何?聽說蒯饋此人為人十分的荒唐,並不像是一國之君,不知道,他在衛國能不能待的長久。”

南子聽到這話以後,長嘆了一口氣,很是無奈的開口說道。

“蒯饋要是有資格能夠執掌衛國的話,先王怎麼可能將他驅逐?如今他聽從來渾良夫的建議,將流落在外的諸位公子召回,並且選定了蒯疾為太子。”

“而太子疾也是一個野心勃勃之人,對於渾良夫得到寵幸並不滿意,一心想要除掉此人,甚至想要藉著這個機會,驅逐蒯饋從而稱為衛侯。”

“他們之間的關係只要能夠善加利用,蒯饋的衛侯之位肯定是保不住的,根據得到的訊息,太子疾為了能夠除掉渾良夫,不斷的逼迫蒯饋,最終蒯饋無奈之下就答應了下來。”

“當眾宣佈了渾良夫的四條罪狀,並且處以極刑,之前晉國派出使者前往衛國,似乎雙方並不和睦,太子疾並不願意前往晉國成為質子,所以就在私下哄騙蒯饋。”

“沒想到這個蠢貨居然想也不想就答應了下來,太子疾這個時候又在晉國使者的面前,搬弄是非,說他自己是願意去晉國的,只是蒯饋不願意答應下來。”

“在如此的情況之下,恐怕現在趙簡子已經氣氛異常了,像是這樣的蠢貨執掌衛國,那是衛國人的不幸,所以漢侯根本就不用為此憂心,坐看其變就好。”

對於渾良夫蒙荻透過情報還是瞭解了不少的,他原本就是孔圉的僕人,因為長相十分的俊美,所以被孔悝的母親伯姬看中,一來二去,兩人就勾搭成奸。

蒯饋在奪取驅逐衛出公的時候,為了討好伯姬,也為了讓渾良夫安心為自己效力,許諾免他三次死罪,並且答應渾良夫,在事成之後將伯姬,許他為妻。

後來蒯饋成功的奪取衛侯之位,對於渾良夫頗為的寵幸,沒想到這個太子疾果然是有些辦法,竟然能夠逼迫蒯饋殺掉渾良夫,並且做事情兩面三刀,顯然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

蒙荻心中甚至感覺有些可笑,這個蒯饋腦子裡面裝的難道都是草嗎?是這樣殺一個寵臣眼睛都不眨的人物,讓那些追隨他的人會怎麼想?

而且太子疾在這種情況之下,還能對晉國使者說出這樣的話來,蒯饋竟然是一無所覺,這也算是難得的昏聵之人了,想到了這裡,蒙荻輕輕的搖了搖頭說道。

“真是沒有想到衛侯之位,竟然會落到這樣的人手中,想那衛靈公也是一個武功赫赫的人物,竟然後繼無人,實在是讓人嘆息不已。”

南子聽到這話以後沉默片刻,這才緩緩的開口說道。

“衛國如今朝政大亂,有識之士難以出頭,掌握大權的都是一些短視之輩,衛國的衰落已經是不可避免了,唯一考慮的就是晉國的動向。”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趙簡子還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不過出了這樣的事情,晉國肯定會發兵干涉,我們可以讓齊國打頭陣,看情況再說也不遲。”

話裡的意思很明顯,南子對於衛國算是已經徹底心涼了,怎麼看現在的衛國都已經快成一個笑話了,蒙荻緩緩點了點頭,然後他就開口問起鄭國之事。

“如今鄭國人的動向如何?他們對於陳國雖然有了一些想法,但是表現的畏首畏尾,看起來我們之前的謀劃並沒有成功,他們這是畏懼吳國的實力。”

這時候南子直接笑出聲來,語氣之中帶著不屑,充滿嘲諷的開口說道。

“鄭國只不過是欺軟怕硬之輩,他們見到吳軍勢大根本就不敢抗衡,現在他們已經掉過頭來繼續攻打曹國,聽說曹國的使者已經在趕來漢國的路上,不知道漢侯準備如何應對。”

蒙荻聽到這話以後皺了一下眉頭,曹國對於漢國而言,是一種可有可無的存在,反正現在漢國也不可能直接攻打曹國,就算是打下來了也守不住,不過就是一塊飛地而已。

不過藉著這個機會敲打一下鄭國也是必要的,他的心中也是感覺有些無奈,鄭國的做法實在是讓人有些想不通,已經拿下了宋國的一大部分領土。

不趁著這個時候消化一下,反而變得咄咄逼人,四處征戰,這分明就是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如果不是因為這一次楚國內部發生了動亂,恐怕鄭國就會感受到楚國人的憤怒。

白公勝這一次的謀亂,其背後不用想,就是吳王夫差在支援,顯然下一步吳國將會對楚國再一次發動進攻,用於配合白公勝的謀反。

現在鄭國攻打陳國,那等於說是給了吳國一個討伐他的理由,畢竟夫差一向都把自己周邊的這些諸侯國看成自己的後花園,這時候被別人分去一小塊肉,肯定會引得他不滿。

想到了這裡以後,蒙荻心中就有了主意,然後直接開口說道。

“你繼續保持對於北方諸侯國的訊息探聽,在這種時候做到知己知彼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最好派一些人前去燕國,齊國現在也要對燕國動兵了,我們也要做好相應的準備才是。”

南子這時候沉默了一下,似乎是在思考什麼問題,片刻之後開口問道。

“漢侯的意思是說,準備干涉一下齊國對於燕國的戰爭?這麼做似乎對我們並沒有什麼好處,如果齊國因為這樣變得強大起來,反而能夠幫助我們漢國吸引一下晉國的注意力。”

“如果這個時候我們幫助燕國的話,肯定會引得齊國不滿,這對於我們漢國來說不是好事。”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