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屬下考慮不周。”

聽到他這麼說蒙荻就是一笑,便開口寬慰道。

“你能夠這麼想就是一件好事,身為將領考慮的越多,那麼勝算也就越大,所謂以有心算無心,勝多而敗少,所以不要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有什麼開口就問。”

“我不是那種聽不了別人話的主君,反而是希望你能夠成長起來,將來可以獨當一面,希望你也應該做好準備,將來可以帶兵征戰天下。”

對於蒙荻的栽培之心,史皇也是頗為的感激,他十分鄭重的行了一禮。

“主公的話,屬下會時刻記在心裡。”

蒙荻對這些將領的培養,也是不遺餘力,計然和白圭的說中,各有一本抄寫而來的《司馬法》,平時沒有什麼事情的時候,就會對這些將領進行講解。

從古到今講究的就是,百將易得,一帥難求,大部分的帥才都是天資卓絕之輩,像是晉國剛剛去世的執政魏舒,吳國的伍子胥和孫武,以及越國的范蠡,齊國的田穰苴。

他們都是典型的天賦型人才,不過後來的殺神白起,那可是一步步從小兵殺上去的,天賦是一方面,戰鬥經驗以及眼光,也是能夠透過培養而逐漸練就的。

只不過就是在指揮人馬的時候,水平高低不同罷了,所以蒙荻就對陳和寄予厚望,畢竟他也是跟孫武和田穰苴,都是出自於田氏,如果也是一個帥才的話。

那麼蒙荻就可以進行兩面作戰,其實計然就完全可以領兵作戰,像是現在將它放在自己的大後方,蒙荻是相當放心的,不過年紀太大,不敢冒險讓他領兵。

主要也是因為最近一段時間內政比較繁忙,蒙荻都有心讓計然多收幾個弟子,不過這種事情強求不得,所以平時的時候他也會對身邊的人多多指點。

像是現在的伯仁已經算是一個合格的將領了,正在他想著的時候,田常再次趕來拜訪。

這次他毫不猶豫的答應用糧食換取盔甲和兵刃,並且約定,第一次交付一百套,後面還是按照之前的約定,每月三十套。

蒙荻也從這一次交易中看出了,田氏有些迫不及待了,很明顯田乞是對這一次的齊國和晉國之戰並不看好,說明他的戰略眼光還是有的,可惜沒有用在齊國之上。

三天之後,齊侯終於有了決定,跟蒙荻定下弭兵之盟,這一次來到齊國的目的基本上全部達到了,也讓蒙荻對於計然的謀略佩服不已。

隨後蒙荻便離開臨淄返回費邑,大軍如今早就集結完畢,可惜的就是,陳和到現在還沒有來,而此時按照約定,齊國的軍隊已經奔赴衛國,準備聯合衛國軍隊對趙鞅發動進攻。

同時鄭國聯合一眾小國,開始集結人馬,蒙荻在這個時候,也帶領人馬離開費邑。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