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荻很是莊重的點了點頭,還開口解釋道。

“以前有晉國的支援,所以蒙某不得不將太子藏於姑蔑城中,如今晉國大亂,而齊國又想爭霸於天下,在這種情況之下,正是太子稱帝的好時候。”

“晉國如今種種倒行逆施,讓天下諸侯國,甚為不恥,已經失去了天下霸主的地位,所以蒙某想著,太子應該儘快登基,聯合南方大國,進取北方,爭取還政於太子。”

這話說的,王子朝心裡面癢癢的,不過他也不傻,經過這一段時間,他手中的視力基本上已經被瓦解的差不多了,不過只要能夠恢復自己天子的地位,其他的並不重要。

畢竟以東周以來,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在這種情況之下,王子朝也沒有什麼不滿的地方,看著眼前這座雄偉的城池,他的心裡面也是感慨萬分,不過他還有些憂心。

“如今這種情況,晉國雖然內亂,恐怕實力尚在,不知道蒙子手下的人馬,能不能夠阻擋晉國?如果不能的話豈不是自招禍患?”

很明顯王子朝是被晉國給打怕了,所以才會這麼說,而蒙荻則是正色說道。

“請太子放心,如今的晉國已經不同往日,範獻子已經去世,新上任的中軍將智子能力不足以壓服趙簡子,現在中行寅和範吉射聯手進攻趙簡子。”

“所以短時間之內,晉國是沒有能力對外出兵的,而且太子殿下來自周景王所立的太子,天下諸侯無人不知,在這種情況之下,晉國以下犯上,違背周景王之意,乃是不臣。”

“只要太子這個時候登基稱帝,想必天下的諸侯國,必會群起響應,一定會聚集在太子的王旗之下,共同反對晉國!”

其實現在王子朝並沒有其他的選擇,現在他的性命都是握在蒙荻手裡,在這種情況之下,蒙荻既然這麼說了,他也沒有什麼好猶豫的,於是當即便說道。

“既然如此,一切都依蒙子所言。”

王子朝離開洛邑的時候,帶走了周王室的典籍,登基成為天子這種事情,非常的繁瑣,需要的準備時間也相當長,蒙荻對於這些事情並不感興趣,不過也耐著性子應付。

在他的再三要求之下,簡化了一些不必要的流程,最終在兩個月後,王子朝在淮城登基稱帝,再立周天子,同時派出使者前往各個諸侯國。

訊息傳開之後天下震動,他們都沒有想到王子朝居然會在淮城登基稱帝,並且提出口號,討伐逆賊,返回洛邑。

而這個時候晉國內部的矛盾已經激化了,還有智氏,魏氏和韓氏三家沒有參戰,面對眼前一鍋亂麻的局面,智躒是想要藉機將趙氏,中行氏以及範氏,直接驅逐出晉國。

到時候提拔幾個老實聽話的人,擔任這三族的族長,這樣一來晉國的內亂就能夠平定了,但問題是現在應該幫助哪一方?

魏氏不用手說,因為範鞅對於魏舒的不公平待遇,讓魏氏對於範氏恨之入骨,而韓氏跟中行氏之間也是多年積怨,在這種情況之下韓不信和魏侈主張先攻打中行寅和範吉射。

雖然他們心中對於驅逐趙鞅,多少有些同情,不過這一次內亂的起因就是因為趙鞅,所以他們也同意了智躒的意見。

隨後智躒進宮去見晉侯,指出趙氏,中行氏和範氏,如今禍亂晉國,應該被視為叛賊,要將他們驅逐處晉國,如此一來才能結束內亂。

現在的晉侯也是沒有什麼主張,也就點頭答應了下來。

接著智躒和韓不信以及魏侈,帶領大兵討伐,中行寅和範吉射,結局誰也沒想到,三家聯合攻打兩家卻是久攻不下,而且吃了敗仗。

眼看出現了這種局面,中行寅和範吉射兩個人一商量,要是按照目前這種情況繼續發展,到時候就算是拿下了趙鞅,但是叛賊的名聲可不好聽。

於是兩人一合計,乾脆來個一勞永逸,直接把晉侯控制在自己的手中,那麼整個晉國豈不是他們說了算?隨後留下少量兵力繼續攻打晉陽。

中行寅和範吉射帶著主力部隊反攻晉國都城,智躒一看情況不對頭,連忙勸晉侯號召晉國人討伐中行音和範吉射,同時智躒和韓不信以及魏侈將自己的兵力收縮到都城。

結果雙方就在晉國都城之下,展開了攻防戰,這一下算是徹底坐實了,中行氏和範氏謀反之罪,一時之間,晉國人對於這兩族痛恨至極。

而此時被圍困在晉陽的趙鞅,看到中行氏和範氏的人馬並不多,直接奮起反擊,擊退了圍困的敵軍,然後打出旗號勤王,帥兵直接挺進晉國都城。

在晉國都城之下,中行寅和範吉射久攻不下,再加上軍隊之中士氣不振,智躒,韓不信和魏侈看到有了機會,直接發起反擊。

結果趙鞅帶著大軍也及時趕到,四家合力擊敗了中行寅和範吉射,兩人一看局勢不妙,也不敢返回自己的封地,直接逃往了衛國,這樣一來晉國算是暫時平穩了下來。

經此一戰,趙鞅的實力損失不小,智躒已經隱隱成為了晉國的第一人,這個時候韓不信和魏侈擔心這個時候,智躒對趙鞅出手,於是四處奔走。

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穩定晉國,智躒主動提出,回覆趙鞅的地位繼續擔任晉國的中軍佐,四個家族在晉侯的面前發出誓言,一定要對中行氏和範氏徹底清算。

在徹底剿滅了中行氏和正規化的勢力之後,為了壓制趙鞅,智躒提出從中行氏和正規化之中挑選出來合適的人擔當族長,韓不信和魏侈沒有什麼意見,不過卻是遭到了趙鞅的堅決反對。

趙鞅私下說服了韓不信和魏侈,讓他們轉而支援自己,智躒沒有想到會出現這種結果,最終只能無奈的妥協,從此以後,晉國的六卿變成了四卿。

不過智躒也並不打算就這樣,輕輕鬆鬆的放過趙鞅,於是就派出了使者去見趙鞅。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