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他這麼說齊侯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然後開口問道。

“你既然這麼說,是不是有了什麼良策?”

這時候田乞裝作思索片刻,然後這才緩緩的答道。

“魯侯雖然是魯國之君,不過大權早就落在三桓手中,如今魯國驅逐了陽虎,還政與季孫氏,他們都不過是為求自保而已,雖然短時間有振作之心,不過未必能夠長久。”

“聽說魯候好美色,季孫斯又被陽虎奪權,在此之前一直過得膽戰心驚,根本就沒有時間享受,所以臣建議,應該送一些齊國美女前去魯國,這樣一來說不定會有奇效。”

齊侯對於田乞這話,很是贊同,一個強盛的魯國,對於齊國而言並不是什麼好事,而且如今晉國範鞅已死,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智躒根本就壓服不住趙鞅。

這讓齊侯看到了,齊國將來稱霸天下的機會,他便笑著說道。

“這個主意甚好,就按你說的辦,選上我們齊國的美女,讓魯國再次一蹶不振,尤其是不能讓孔子這樣的人執政於魯國,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去辦。”

聞言,田乞連忙孤身應明,然後告退而去。

魯國曲阜。

季孫氏對於最近一段時間,孔子的所作所為十分的滿意,於是便在府中設下酒宴款待他。

“孔子果然是大才,短短時間之內就讓魯國有了新的氣象,希望以後再接再厲。”

而孔子聽到這話以後,臉上並沒有絲毫的喜色,而是站起身來對著季孫斯行了一禮。

“恆子,當今我魯國雖然有了新的氣象,不過危機依然沒有解除,之前陽虎之所以能夠把持魯國朝政,那是因為他們有所倚仗。”

“別的不說,當時公山不狃就是因為,盤踞在城高牆厚的費邑,這才敢跟陽虎合作囚禁恆子,在這種情況之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魯國之內,毀去那些私邑。”

“如此一來才能讓那些家臣,失去了城牆的防護,從而不敢有以下犯上之心,所以在下請求恆子能夠同意,毀去費邑,郈邑,郕邑,這樣一來可以防止家臣作亂。”

“而且周禮有云,邑無百雉之城,這三座城池已經過了週三百丈,於禮不和,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三桓之興在尊禮,如果不能遵從周禮的話。”

“時間一長,家臣們也就失去了周禮的約束,這樣一來他們的私心就會膨脹,不會將家主的尊嚴放在眼中,從而會出現亂政之事。”

季孫斯對於他的請求,心中有些意動,畢竟費邑如今已經不在季孫氏的控制之中了,剩下的兩個城池,是孟孫氏的郕邑和叔孫氏的郈邑,這都不是他能夠做主決定的。

因為陽虎之亂以後,季孫氏的實力大大被削弱,於是他便說道。

“這個想法很是不錯,不過這件事情牽涉重大,季某大體上是沒有什麼意見的,不過還要與叔孫氏跟孟孫氏商量一下再說,另外費邑那邊是蒙子的領地,也要提前知會一聲。”

墮三都是孔子謀劃已久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削弱三桓,逐步讓魯侯的實力提升,慢慢做到還政於國君的目的,既然現在季孫斯已經有了態度,孔子便自告奮勇道。

“這是有利於魯國的事情,在下想季孫氏和孟孫氏是一定會答應的,在下願意前往兩家,說服兩位家主,這樣一來我魯國振興有望。”

孔子的時機把握的十分準確,陽虎的事情一出,叔孫州仇的年齡還小,根本無力掌控家族,時間一長出現第二個陽虎也是很有可能的。

而仲孫何忌則是擔心,以後自己家族裡面,也出現主弱臣強的局面,所以也沒有反對的意思,於是轟轟烈烈的墮三都就開始了。

得到訊息的蒙荻,感覺有些可笑,別的地方還好說,郕邑的防區可是在魯國的北大門,而費邑則是事管魯國南部的防務,雖然這麼做可以削弱三桓以及蒙荻手中的實權。

但是也會讓魯國變得極其危險,目前叔孫州仇已經響應孔子的號令,開始拆除郈邑了,在這種情況之下,蒙荻也不想跟曲阜鬧得不愉快,於是便回覆魯候。

說是齊軍如今屢次擾邊,在這種情況之下,拆除費邑恐怕會讓士兵心生恐懼,所以請求等到邊境安穩一段時間之後,再行拆除。

不管怎麼說算是有個態度,季孫斯也不想在這個時候,跟蒙荻鬧翻,於是當即也就答應了下來,不過仲孫何忌的家臣,鎮守郕邑的公斂處父則是直接斷然拒絕。

他的理由跟蒙荻的想法一樣,郕邑怎麼說也是魯國的北大門,如果直接拆除的話,到時候邊境一旦有危險,拿什麼抵禦敵軍?只是這態度太過強硬了一些。

訊息傳到曲阜之後,魯侯聽從了季孫斯的建議,直接帶兵征討公斂處父。

蒙荻也就是因為這樣,暫時獲得了喘息之機,他有些鬱悶的對計然說道。

“照這個搞法恐怕用不了多久,孔子就幹不長了,那公斂處父也是一個知兵之人,如今魯國沒有合適的人帶兵,怎麼可能拿得下郕邑?”

對於這一段時間孔子的所作所為,計然也只能搖頭苦笑。

“這種事情,對於內政來說是好事,不過對於禦敵於外卻是不折不扣的壞事,如今天下,風雲激盪,在這種時候做這種事情是不合時宜的,恐怕事情的結果就會跟主公你說的一樣。”

果然,郕邑之戰一直打了幾個月,到了入冬之後,還是無功而返。

這讓魯侯剛剛燃起的雄心壯志,又悄然熄滅了,而這個時候齊國為了結好魯國,送了一批美女到了曲阜,很快就安撫了魯侯脆弱的內心,在一片醉生夢死之中,埋沒了雄心。

而孔子卻是不甘失敗,還想要繼續推行墮三都的政策,這一次的目標放在了費邑,不過季孫斯對於蒙荻可以說是十分的忌憚,擔心這樣一來,會讓蒙荻心生不滿,於是推三阻四。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