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探營(第1/2頁)
章節報錯
楚國王宮。
年輕的楚昭王熊軫高高在座,子西在殿下奏報。
子西是熊珍同父異母的兄長,為人豪爽仗義,素有名聲。楚平王熊棄疾死後,令尹囊瓦想廢了當時不到十歲的熊軫,立子西為大王,被子西怒斥後才作罷。
因此熊軫一向懼怕囊瓦,卻對子西信任有加。
“大王,有商賈傳言漢水北岸發現吳國軍隊。”
“兄長不必多慮,必定是吳國奸細傳播謠言。”過了這個冬天就十八歲了,不比剛就位時的懵懵懂懂,熊軫現在越來越能真正進入楚國大王這個角色。
“漢水離王宮不過數十里地,小心為上。”
“令尹囊瓦前些日子傳書說已包圍蔡國都城,數日內就可以滅掉蔡國。吳軍總不能繞過令尹的重兵,從天而降吧?”
“為何不能?須知吳國來此可不只有經過蔡國這一條路。”
“兄長是說……”熊軫笑了起來,隨著近年來囊瓦對自己的恭敬日甚,也從原來的畏懼變成盲目信任。“令尹曾跟寡人說過,吳國只是水師厲害,可借河流之利與我楚國爭鋒。吳軍若要入楚,唯有沿淮水而來。”
不過出於對子西的尊重,熊軫還是令侍衛鍾建率十餘乘戰車,前往漢水察看。
紀南城和麥城巍巍聳立,與郢都成犄角之勢,子西獨自立在高臺之上,遠遠看著戰車絕塵而去,默然不語。
楚國近年來屢有重臣被抄家滅族,朝中人人自危。巫臣、伍子胥、伯嚭逃到吳國得到重用,一心要殺回楚國報仇,晉國、吳國不斷在邊境挑起紛爭。
囊瓦志大才疏,又兼貪財,任意逼反唐、蔡等屬國,致使楚國失去北方屏障。
大王被囊瓦所惑,以為可以吞併唐、蔡兩國,擴大楚國疆域,卻不知晉吳兩國在一旁虎視眈眈。
冬日的陽光明媚溫暖,子西心中一片冰冷。但願,是自己想多了罷。
……
斥候的首領叫李言,很是健談,對蒙荻佩服無比,明明年紀大很多,還一口一個蒙大哥叫得親熱。
李言原來居住在隴西,那裡胡漢混雜,生存不易,後來跟隨父母流落到楚國。因為善於騎馬,積累軍功被擢升為斥候首領。
從李言口中,蒙荻才知道李姓原來應該是理姓,祖上逃難時飢餓難忍,靠一顆李樹的果子才得以活命,後來就改姓了李。
“蒙大哥你可別不信,我李家的祖先也是有來歷的,皋陶知道吧?上古聖人!”
看著蒙荻一臉茫然的樣子,李言也洩了氣,其實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反正父母是這麼說的。
一行人邊談邊行,大半天功夫,來到了一個山頭。向下望去,吳軍營帳就設在大河邊,河面上帆影重重。
“就只能到這裡了,”李言上前說道:“再過去就是吳軍斥候活動範圍。”
騎兵都圍了上來,對著軍營指指點點。
李言讓斥候上來,一一指出軍營中掛著的大旗,有吳王闔閭的王旗,有孫武、伍子胥等人的將旗。作為斥候,辨認敵軍旗號是一項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