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共兩道防線,一是以張遼為主,帶兩千步、騎在黃河渡口,延津和原武一線駐守,東郡太守防禦白馬,一同遲滯和破壞袁紹渡河行動,以夏侯氏兄弟為主,在白馬右側鄄城防禦,以河內太守為輔,牽制袁紹幷州的兵力。”

“第二道防線,以將軍為主,將剩餘兵力悉數帶上,以官渡為主戰場!”

賈詡侃侃而談道。

“黃河雖說是一道天然屏障,但是渡口太多,防禦的時候無法用那麼多兵力將所有渡口都防守住,只有把它定位次要防線才行。官渡位置靠前,條件優良,沙丘很多,前有天然障礙官渡水,東有官渡水和陰溝水的匯合處,該處堤多,流緩河寬,積泥數尺,蘆葦茂密,船行跋涉均不便,西有圃田澤,該澤東極官渡……官渡位於兩大障礙地之間,是袁軍進攻途中,數百里間,唯一可以透過的寬約數十里的喇叭口。”

張下將他實地考察官渡後的情況一一道來。

按照賈詡他們的推演,只要將袁軍引入這個喇叭口,進行阻擊,便可大獲全勝。

“我會親自去官渡那邊檢視地形的。”

為了穩妥起見,張墨不但要去官渡、白馬等地檢視地形,還要在官渡構建防禦工事,因為官渡是平原,如果不構建城壘,張墨根本無險可守,袁軍長驅直入的話,張墨是抵擋不住。

“眾將聽令!”張墨忽然提高音調道,“即日開拔!”

“萬勝!”

所有武將都齊聲高呼,聲震雲霄。

看著眾人信心滿滿的模樣,張墨忽然發現他已經融入這時代幾年了,若不是有一個還算可以的出身和他自身的實力,恐怕連保命都困難,但這世上還有千千萬萬的普通百姓,他們面對險境的時候,卻沒有那麼好運氣,面對各地諸侯的屠刀,根本沒有反抗的力量,而且哪些諸侯缺錢,缺糧了,唯一的想法就是劫掠百姓。

“亂世人不如盛世犬。”

張墨在心中微嘆一聲,要想結束亂世,就必須依靠暴力,這也是無奈之舉。

所有文臣武將都魚貫而出,戰爭機器要運轉,離不開人的操作,兵器、糧草、後勤、民夫……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一個穩固的後方,以及能將後方穩固的人才能推行。

張墨有荀彧和賈詡,可以說完全足夠了。

因為歷史上的曹操也是靠著荀彧留在大後方給他提供支援,而且荀彧對戰爭的一些見解和意見也都十分到位,官渡之戰,荀彧也是功不可沒。

安排好一切後,張墨這才把甄宓她們都叫過來,來了一個大被同眠。

又是一個如昏君般的晚上過去,張墨只覺得腰痠腿軟,幸虧他平日裡站樁養氣,才不至於在出徵前出醜。

長安城外,朝中依附張墨的文武全部來了,荀彧、賈詡等在將軍府內辦事的自然也來了。

“預祝將軍旗開得勝!”

眾人齊聲高呼。

張墨拔出佩劍,高喊一聲:“出發!”

車馬齊動,整支隊伍竟然沒有其他異響。

幾日後,張墨已經巡查完白馬、延津等地,來到這一次他選中的最終決戰地官渡。

果然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

張墨策馬在這片平原逛了一圈後,便開始下令建造防禦工事和營寨。

這時期最常見對付騎兵的防禦工事就是角鹿、絆馬索或者壕溝。